中國旅游演藝的驅動源
從社會發展階段上解析,中國旅游演藝的出現是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居民旅游需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內旅游市場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經濟社會的發展是旅游演藝發展的環境條件。
從旅游者角度來說,旅游演藝的發展其實就是觀光游覽方式的一種轉變,特別是歷史文化等內容,它需要一種獨特的解讀,因而就創作了演藝這一手法演繹封塵的、歷史的、抽象的文化內涵,從而加深旅游者認識。這就是旅游演藝的源驅動。
大型實景演出《武則天》
誰是中國第一個旅游演藝項目
探尋中國旅游演藝的起源,目前旅游行業存在兩種認識,一些人認為1982年陜西省歌舞劇院古典藝術團在西安推出的《仿唐樂舞》,但另一些人認為1995年中國民俗文化村推出的《中華百藝盛會》是我國的第一個旅游演藝項目。
圖為新編《仿唐樂舞》
針對這個問題,業界認為當時《仿唐樂舞》主要目的是接待來訪的國家首腦和政府官員,不具備旅游市場的商業行為,因此不是旅游演藝項目。但普遍《仿唐樂舞》應該是中國第一個旅游演藝項目,是無可置疑,這是因為《仿唐樂舞》具備旅游演藝主題明確、突出西安地方的文化特色、注重高度的文化娛樂性和欣賞性等特征。同時因為《仿唐樂舞》的成功運行,開啟了封塵的歷史文化動起來的探索之路,也為后面旅游演藝探索者提供了學習、借鑒的典型,因而《仿唐樂舞》的出現,也為中國旅游演藝事業拉開了發展的序幕。
中國旅游演藝的熱潮
1997年,當時廣西省文化廳對于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局限于靜態山水觀光和無序低品質的文化表演觀賞之中感到棘手,為此廣西省文化廳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梅帥元,點名立項要做出特色、做出名堂。當時梅帥元已經完成《印象·劉三姐》的策劃,卻不知道怎么樣的表現形式最受市場歡迎,后來梅帥元去找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老謀子”對此很感興趣,覺得“是一個事情”,也就有了后面這些事情。
印象劉三姐系列實景演出
2004年3月20日,投資2個億、近千名演員和兩百匹戰馬陣容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正式公演,在2004年后半年就獲得了7900萬元的票房收入,接待游客30萬人次,到了200 5年接待游客突破50萬人次,票房收入1.3億元,2006年接待游客70萬人次,2015年接待游客150萬人次……《印象·劉三姐》刷新了一項又一項營收及接待記錄,就連世界旅游組織官員看過演出后如是評價:“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從地球上任何地方買張飛機票飛來看再飛回去都值得”。《印象·劉三姐》從一炮打響到長演不衰,不僅為地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更是廣西一張亮麗的旅游名片,名播四海。
雖然在《印象·劉三姐》之前,張家界在2001年就推出濃郁民族風情的旅游演藝節目《魅力湘西》以及2003年楊麗萍在云南上演獨樹一幟的《云南映象》,但這兩個旅游演藝項目在當時取得的市場效益是較小的,因而全國性的示范作用不是很強。一直到2004年,在《印象·劉三姐》成功示范之下,國內形成了一股旅游演藝投資演出熱潮,隨后,旅游演藝市場的“火”越燒越旺,《功夫傳奇》、《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長恨歌》、《宋城千古情》、《金面王朝》、《天門狐仙》、《大宋·東京夢華》、《藏謎》、《唱享山西》、《夢幻九歌》、《徽韻》、《神奇贛鄱》、《天地吉祥》、《煙雨春秋》等相繼問世,極大激活了旅游市場。
新時期的中國旅游演藝
中國旅游演藝從1982年《仿唐樂舞》的誕生,到2015年江西婺源上演的大型山水田園實景演出《夢里老家》,這33年旅游演藝項目已經實現從1臺到300臺的高速發展,而在2012年,全國范圍也只有230臺旅游演出項目,短短兩年增加了近70臺旅游演藝,可見中國旅游演藝在依然風風火火。
《夢里老家》實景演出
旅游演藝這33年,出現了一個旅游演藝之都,張家界。早在2001年張家界就推出乃至全國最早的旅游演藝節目之一《魅力湘西》,此后得益于張家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涌現出《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西蘭卡普》、《魅力張家界》、《夢幻張家界》、《印象張家界》、《武陵魂·梯瑪神歌》、《張家界·魅力湘西》、《煙雨張家界》等8臺大戲,占據湖南旅游演藝數量將近70%,一個地級市的旅游演藝項目在全國省份排名也能位于前列,稱為“中國旅游演藝之都”名副其實。
宋城千古情系列演出
旅游演藝這33年,國有文藝院團的轉企改制,民營資本全面介入,旅游演藝投資額越來越大。目前中國旅游演藝市場上最為活躍,份額最大的都是由民營文化企業投資,從而盤活國有的藝術根底,如《禪宗少林》、《宋城千古情》、《云南映像》都是民營資本成功的典范。國有文藝院團的轉企改制,盤活了之前僵化的演藝水平,節目質量和人員積極性異常提高,如《麗水金沙》的成功,與麗江市民族歌舞團改制密不可分,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的成功也與轉企改制有關。也因為國有文藝院團的轉企改制,民營資本全面介入和市場的需求,直至拉動旅游演藝的競爭發展,單項旅游演藝投資節節攀升,從2000年之前每個項目平均投資2100萬到2014年平均投資的15600萬,足足增長了7倍,中國旅游演藝進入大投資、大手筆、大規模時代。
旅游演藝這33年,旅游演藝的表現形式從單一到復合化、多元化共用。33年前旅游演藝僅僅是演員、音響加普通的燈光就能實現,到現在一場旅游演出設計到多媒體、成像設備、視覺表現技術、舞臺造型、裸眼3D視覺、全息技術、煙霧技術、監控系統、高清屏、座席技術、觸碰等方面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