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國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相對完善的衛生醫療體系經受住考驗,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揮出重要作用。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續改善。而醫改,就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從而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2012年,福建省三明市針對醫改這一“全國性難題”,取得重大突破,破除“以藥養醫”的藥品流通舊體制,取消藥品加成,切斷醫院與藥品、醫生與醫藥代表之間的利益鏈條,建立醫藥費用管控機制,在價值取向上突出“三個回歸”: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讓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讓藥品回歸治病功能。
為了向群眾更好的展示醫改成果,傳播醫改經驗,設立醫改展廳,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展示,便可讓群眾更直接了解醫改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性及重要性。對于醫改展廳的建設,千語菱也參與其中,進行了設計施工一體化,圍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主題,按照“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的順序層層遞進,從而立體呈現醫改經驗。
然而,要搭建一個醫改展廳,是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進入施工階段之前需要經過方案策劃、視覺效果設計、施工圖紙繪制、工程造價等一系列的程序,涉及面廣,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在后期多媒體設備安裝、軟件調試、素材制作等方面。
例如在展廳的序廳部分,運用心電圖元素結合未來感的線條,勾勒出當地特色的建筑輪廓,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再搭配LED異形屏展示,突顯專業領域感,直接點明展廳主題。
再者就是展覽區,采用簡約的線條和藝術手法,通過具體的圖文介紹展示當地市情概況,運用弧幕投影系統的大畫面視覺沖擊效果向參觀者介紹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讓參觀者在下一步參觀之前通過影片展示對當地的基本情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設計理念
展陳格局創新:深入解讀醫改舉措,突顯新時代黨建亮點,顯示醫改成果,從而更好的傳播醫改經驗。展覽空間合理:通過在展示中科學規劃合理的布局,讓參展者在視覺上有良好的體驗感和舒適感,由此不會產生視覺疲勞。
環保親民:將循環經濟理念,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概念融于展館設計,打造互動親民,低碳環保的展館,讓參展者對展廳有一定的互動性,從而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展廳推廣交流部分
多媒體設備應用
運用控制平臺聯動大屏展示系統,詳細展示三醫聯動綜合改革的相關內容,結合異形造型結構,實現資源共享和多屏聯動的演示效果。觸控系統主要用于領導關懷方面,通過藝術造型的設計與觸控一體機的結合,畫面動靜交錯,展現各級領導對地方發展以及對醫改的重視與指導。只要用手指輕輕地觸碰計算機,顯示屏上的圖符或文字就能實現對主機操作,增強互動性,深入了解醫改舉措。
觸控系統安裝階段及初驗效果
電子翻書系統詳細記載社會各級對醫改的相關新聞和報道,充分展現了社會對醫改的關注,也能讓參觀者能進一步了解國家對醫改的態度及措施。通常電子翻書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后,參觀者只需要在屏幕上方揮動手臂就能進行內容的翻閱,展示內容可按展館需求實時更新替換。
展廳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創新格局以及詳細的內容展示,向觀眾呈現了多年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分別經歷了“治混亂、堵浪費”,“建章程、立制度”,“‘治未病’、大健康”三個階段,運用以小見大的模式,讓參展者能真正“看懂”我國醫改政策,深切感受醫改給生活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