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將與上海Urban Network Office藝術空間合作,首次呈現多頻影像裝置作品《火夢》。展覽旨在展示從人類中心主義 到生態中心主義的視角轉換,通過戲劇性的音畫編排,將人類感官體系投射到物質媒介中,營造物我兩忘的虛實體驗,呈現不同物質間的變化過程,進行人與生態相互融合的生命思考。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研究室裝置展1:1模型
展覽《火夢》最初的創作靈感源自于陶瓷藝術家趙夢的作品,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利用稻草、紙漿等不同材料,通過控制火溫燒制出特殊的塊狀陶瓷,再以數字化的方式記錄,將其合成為“怪石”,最后打印到宣紙上。整個創作過程像一種生態循環:宣紙由紙漿、稻草制成,從草到草、從紙到紙,中間經歷物質轉化以及燃燒等自然現象,最后又回歸于實際物質載體。
▲CAMLab《火夢》影像節選
趙夢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他并沒有在做雕塑,而是通過不規則形狀的泥塊組成雕塑,用攝影影像的方式將不同材料組合起來,形成“怪石”作品。某種意義上,趙夢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工藝制作,將傳統雕塑、陶瓷燒制與攝影、數字印刷結合,通過內在的趣味性探索何為“雕塑”的同時,也是對傳統“美術”觀念的重新定義。
▲CAMLab《火夢》影像節選
▲CAMLab《火夢》影像節選
《火夢》為CAMLab長期線上研究性展覽項目,此次帶來的影像裝置節選“燃燒”與“灰燼”兩幕,試圖用實驗性視聽解構再重組的方式,開啟在人類主體與物質生態、現代媒介與傳統技藝、“有情”與“無情”之間的追問與反思,探索個體與集體、理性思維與感官認知之間的微妙關系。通過物質性與虛擬感不斷地交融互換,邀請觀眾體驗一場以火為介,多重維度的音畫交響,在無常的循環中感悟萬物變遷與幻滅重生。
火夢
展覽時間:
即日起-11月1日
展覽地點:
城市交集
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8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