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廳于2018年底開始籌備,規劃六所受天府新區管委會胡濱副主任委托,負責展廳內部的布展內容策劃與設計。在院領導、論壇籌備組領導的悉心指導下,項目組與建筑、施工、管理、制作團隊密切合作,經過4個多月的反復研究和完善,最終較好地將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的實踐探索呈現了出來。
展廳位于興隆湖西北側,由原來的綠道驛站改建而來,總建筑面積約800余平,建筑采用木結構,形態輕盈通透,以茂林修竹、道法自然的理念回應公園城市的主題。展廳一共包含三個板塊的內容——序廳、總覽廳和實踐廳。
序廳呈現了公園城市的理論源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論,是基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與自然關系演進規律、城市文明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和深邃洞見。回顧歷史,從農業文明的城市起源、工業文明的城市壯大到近現代城市發展面臨的困境,人類一直在探索符合歷史規律和時代要求的城市發展理論。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確立了“一尊重五統籌”的城市工作總要求,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另一方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也明確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行動指南。在遵循城市發展規律、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雙重引導下,公園城市理論應運而生。總覽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全視域沉浸式漫游展廳,通過一部公園城市宣傳片配合沙盤展示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的建設路徑,以及一部沉浸影片,以“公園里的一周”為故事線,以小見大的呈現在公園城市中,居民一周的學習、工作和娛樂生活,真實地再現公園城市的美好場景。
實踐廳則著重介紹天府新區圍繞公園城市建設開展的創新實踐工作。為了實現總覽廳畫面中的美好愿景,也為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在公園城市理論提出至今的一年多時間里,天府新區堅持四個鮮明的時代導向,以三個轉變作為工作抓手,開展了大量的創新實踐,探索和踐行公園城市這個城市發展的新范式,爭取更好地向世界呈現公園城市的六大時代價值,實踐廳便是以公園城市的時代價值為線索來展開敘述。展廳的最后以一幅美好的愿景結尾,一副以人民為中心、以生態文明為引領、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畫卷徐徐展開,一座人民之城、生態之城、未來之城漸漸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