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正是當下最受關注的建設投資領域之一。目前處于規劃階段或立意謀劃階段的項目眾多。規劃設計院、建筑設計院、園林設計公司、管理咨詢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眾多智力服務機構紛紛把目光投向這個熱點,開展特色小鎮咨詢服務業務,同時,各種高峰論壇、培訓班也紛紛上馬。目前,特色小鎮建設迫切需要成熟系統的方法論來指導。
國家已經將特色小鎮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力度大,拳拳見肉;地方政府紛紛推出自己的特色小鎮建設計劃;多家大型房地產集團已經制定了自己的特色小鎮戰略,有的已經完成建設并準備更大規模的規劃建設;學術界、金融界都給予了高度關注,跟小鎮發展相關的產業基金和金融產品接連推出。特色小鎮會迎來建設高潮,部分特色小鎮還會受到追捧,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模式的選擇。
在全民健身概念的推廣下,人們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體育運動逐漸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項活動。隨著體育運動全民化、常態化、休閑化,體育產業得到更長足的發展。除了傳統的運動賽事、健身休閑等項目以外,在特色小鎮推出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體育特色小鎮成為體育產業的新業態。
趨勢一:長效機制建立,政策引導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2018年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對特色小鎮的發展提出了若干規范管理措施,要求各地區嚴格對標對表、認真查擺問題、切實加以整改,特色小鎮的基本條件得以明確,同時鼓勵各地區挖掘多種類型特色小鎮,避免模式雷同、難以推廣。進入2019年,規范特色小鎮建設的長效機制或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切實強化對特色小鎮的統籌指導、統一行動、協同發力,促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趨勢二:優勝劣汰,資源向頭部陣營聚集。2019年將迎來新一批特色小鎮的落地實踐,隨著特色小鎮建設逐漸正本清源,具備長遠戰略規劃和產業資源優勢的開發商、產業運營商等,將進入特色小鎮發展的頭部陣營,在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之下,資源不斷向其聚集,頭部效應開始凸顯,而缺乏產業資源的運營戰略者將退場。
趨勢三:PPP合作模式呈上升趨勢。對比特色小鎮的各種融資模式可以發現,PPP模式具有其他融資模式不具備的優勢,其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特色小鎮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減輕地方政府財政壓力,還能降低和分散風險,平衡各方面長期利益。目前,PPP模式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已被廣泛運用,預計未來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趨勢四:堅持產業立鎮,產品線條更加清晰。經過幾年發展,產業立鎮的原則成為業內共識,產業的可持續性及特色性決定小鎮發展的活力和前景。2019年,特色小鎮的產品線將更加清晰明朗,產業將為小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趨勢五:“旅游+健康養老”成為熱門方向。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健康中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惠及全民的基礎上,積極突出應對老齡化及老年人健康問題。特色小鎮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共同促進了健康小鎮的積極發展,使其成為地方實現產業提升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健康產業小鎮將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趨勢六:文旅小鎮熱度持續。集產業、文化、旅游、社區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文旅小鎮,在過去幾年一直是特色小鎮發展的熱點之一,并且這種熱度在新的一年里還將持續。旅游業現已從傳統、單一的觀光游發展成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顯著的旅游,文旅特色小鎮的發展也將更加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提供細致化、定制化、個性化的旅游產品來吸引更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