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旅游業已經進入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在旅游市場不斷增大的同時,旅游消費結構朝著個性化、品質化的方向升級。注重體驗和休閑的“文化+旅游”受到越來越多游客青睞,一個超過萬億的文旅市場正在被引爆!
文旅市場的三駕馬車
資本
經濟轉型引發資本追捧
文旅產業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文化行為、體驗需求密切相關的領域。主要是以旅游業、娛樂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
消費
消費升級刺激市場擴大
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文化旅游引起了游客的消費熱潮�!绊频Z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吸引了大批參觀者;北京市古北水鎮、江蘇省拈花灣小鎮、廣東省沙灣小鎮、四川省洛帶古鎮、西藏自治區魯朗小鎮等特色文旅小鎮深受游客喜愛;上海迪士尼國際度假區旅游綜合體設計出萬圣節文化主題的娛樂演出及特色餐飲,游人如織;山西省晉祠博物館推出各種文化旅游產品,舞臺劇《水母娘娘的傳說》、舞蹈《夸晉祠》等讓游客在精彩的表演中更加了解三晉文化。
政策
政策紅利助力文旅產業
當下在外需不振、產能過剩、結構失衡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亟需尋找新的突破口,因而,文旅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強調:把中央關于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要求貫徹到了旅游開發建設、旅游商品創意、旅游經營服務、文化旅游產品生產及文體旅游活動等各個方面。
文化部與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發改委《“十三五”時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提出:為更好發揮中央投資效益,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分別享受中、西部待遇的地區)中央投資補助比例為30%、60%和80%。西藏自治區、四省藏區和新疆自治區南疆四地州(含兵團)的項目可按規劃確定的最高補助額度予以全額補助。
文旅市場的兩大核心
旅游演藝
未來旅游演藝發展的趨勢
居民對戶外娛樂的需求升級,政策對文化演出的引導支持,旅游演藝的產品不斷優化和創新,都讓中國的旅游演藝市場進入快速的發展階段。那么未來旅游演藝發展的方向是什么呢?
旅游演藝+科技創意
技術進步催生了互聯網、移動端、大數據、云計算……改變著我們看世界認識世界的方法。隨著AR、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日常生活的高度滲透,也極大拓展了人類的想象空間。
旅游演藝+文化遺產
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旅游演藝既要創新聲光電等技術手段來炫的路子,更要挖掘歷史記憶,從中汲取養分與靈魂,通過“歷史視野,當代闡發;歷史故事,當代講述;歷史文化,當代弘揚”,把原生態與新生態用時代的脈絡、技術的手段和創意的營造連接起來,融合起來。
旅游演藝+全球視野
全球化視野應著眼于實景的演藝產品開發,就當下而言,“一帶一路”戰略都是旅游演藝產業必須要牢牢把握的創意營造主線。
“一帶一路”連接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景觀,差異化是豐富性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這也給旅游演藝賦予了豐富多彩的課題選項。
主題公園
未來主題公園發展的趨勢
在全球TOP10主題公園集團中,亞太地區占據的三席,均為中國主題公園集團,行業前景廣闊。預計,到2020年,中國主題公園市場規模將達120億美元。那么,在未來主題公園有哪些發展趨勢呢?
體驗大升級
實與虛擬世界結合,對原生場景的營造,結合現代科技(VR、 AR、5D、全息技術),打造場景化、沉浸式的體驗。
塑造獨一無二的IP
說到IP,大家并不陌生,做得最成功的就是迪斯尼,其每年都會推出很多的經典IP,從點子或創意,到文化產品,再到產業鏈,都是以此IP為源頭,最終形成了品牌,而大的品牌又吸引著更多的創意人才,之后又會產生更多的創意或點子,最終實現自我更新循環。而現在國內將IP炒的很火,看似拔高,其實是對一些好的IP忽略。
文藝演出比重增大
如今,夜游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游樂方式,因此文化演藝業態在主題公園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如狂人國主題樂園,用日間5個大型演藝、8個小型演出和夜間1個超大型演出撐起了4500畝的主題公園,每天每個節目演上2-3次,全園沒有任何游樂設施設備,就是通過文化演藝的方式,作為了整個主題公園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