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第八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筑裝飾設計獎)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終評。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晞作為終評評委接受了記者采訪。
吳晞 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記者:作為本次大賽的評審老師,你覺得本次大賽參賽作品的整體質量怎么樣?
吳晞:空間設計獎發展到今天,我認為整體的水平和質量在提高。國內設計師隊伍逐漸成熟,許多優秀的作品反映了現代經濟社會的特征、技術創新和新材料的運用。但是,站在比較嚴格的意義上來看,有些不太如人意的地方。
以往大賽的評審工作,我們評委組也討論過某些作品有“設計過度”的問題。其實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需求而策劃的,而不是設計師想象的試驗場,設計過度可能浪費了材料,也可能讓使用變得繁瑣,還有就是太奢華就不太好了。這是設計師需要改進的地方,設計要回歸本質,回歸房子的主體--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看的。落實到項目本身來講,我不主張奢華的作品。
記者:本次評審工作最關注的是什么?
吳晞:從幾千份作品中評出來一、二、三等獎,特別是一等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什么說困難?一等獎的作品要實至名歸,單是通過看一些效果圖或者實景圖進行評判,沒有到實地去考察,我們還有些擔心。或者,等評審分數出來,如果十個評委中有八個評委都給某個作品打了高分,那么這個作品也算實至名歸的好作品。
記者:中國設計發展到現階段,可以說已經步入成熟期了嗎?
吳晞:如果說經過10年、20年的發展,行業市場仍然不成熟,還情有可原,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經過了30年的發展歷程了,也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我們的設計能力其實并不輸給國外設計,甚至有一些好的作品、設計師能夠完全與國際設計接軌,特別是在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對中式文化的了解、對中國人習慣的認知等方面,加上我們設計師不斷學習,設計能力和作品水平提升非常快。而且我也注意到,最近幾年,我們設計師的作品非常優秀,我對他們特別有信心。
記者:您覺得中國設計經過了怎么樣的發展歷程?
吳晞: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的設計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我們這個行業,是從設計派生的。國外很多國家的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是不分的,國內在教育上將建筑學和環境藝術分成了兩個專業學科,在項目設計的招投標中也將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分成兩項分別招投標。這樣的社會和市場原因,造就了室內設計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行業;建筑師也只做到整體建筑的設計,只做到設計端口,不覆蓋室內設計的工作;規劃設計又是另外一個單獨的行業。這是目前室內設計、建筑設計、規劃設計在國內的發展模式。
我本人認為,室內設計并不是一個完全獨立存在的行業,它是建筑設計的一部分。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規劃設計是密不可分,相互交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