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數字經濟大會上,一批高科技重點展示項目亮相展會,許多深耕數字領域的企業帶著最新的創新科技產品參展,覆蓋了辦公、醫療、影音娛樂等眾多領域。除了新奇獨特的功能引人關注之外,每款產品背后的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成功應用,則成為顛覆出新的首功之臣。隨著數字新品頻頻落地,數字技術的成熟不僅逐漸敲開了創新之門,更給市場和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大會現場,語音技術供應商科大訊飛推出的一款“智醫助理”機器人備受關注,目前該機器人已經在今年3月于安徽合肥的社區醫院“上崗”,輔助基層全科醫生每天完成診療工作,已經可以對150多種常見病提供診斷意見,并且還在不斷加強學習,未來將持續升級迭代。
“希望‘智醫助理’更多地進入基層醫院,用AI技術服務中國的健康事業。”科大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副總監趙湖勇表示,“智醫助理”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由科大訊飛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可以根據醫生和患者的對話迅速生成電子病歷并給出病情診斷。醫生在看到“智醫助理”的診斷后進行確認,此后便可通過“智醫助理”查看病人病史,還可查詢相似病例、臨床指南和該對癥使用的藥品。在技術層面,通過智能語音相關技術,“智醫助理”可在醫患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生成電子病歷,并根據醫患溝通信息自動提取病情。通過認知智能相關技術,“智醫助理”全面學習了相關醫學專業教材、臨床指南和經典病例等海量資料,掌握了大量的醫學知識,為醫生提供鑒別診斷,從而輔助醫生提升診療質量、提高診療效率。
“讓路燈變得聰明起來,讓路燈不再簡單地用于照明。”這是南京云創大數據的攻關目標,其研制的智慧路燈伴侶,通過直接掛載到城市既有路燈或墻體上,提供全景監控、人臉識別、車牌識別、城市巡查、環境監測、便民服務、WiFi覆蓋等城市功能,以低成本將普通路燈升級為智慧化的城市基礎設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具有自我保護功能的智慧路燈伴侶能夠幫助實現公安、城管、交通、環保、地震等城市管理升級,通過識別分析過往車輛及人員信息,監控違章停車、擺攤設點、亂倒垃圾等城市治理難題,加強治安管控,打擊違法犯罪,同時跟蹤空氣、噪音、地震變化,使得城市管理更安全、更有序、更便捷。”云創大數據總裁劉鵬介紹。
“根據數據顯示,至2020年將有1億消費者通過增強現實技術來購物。”潤澤科技首席科學家張旭帶來的Vieewer AR智能眼鏡將切入出行、購物、社交等日常生活消費的痛點,開啟全新的生活方式。“VR眼鏡的現實應用其實不遙遠,可佩帶可穿戴時代已經來臨。”張旭表示,潤澤科技自2012年就開始投入AR技術的研發,目前已申請和獲得數十項全球相關核心專利,涉及光學、結構、硬件和集成電路、圖形圖像處理、聲學等眾多專業,在AR智能眼鏡領域,潤澤科技希望實現技術創新的超越,引領智能硬件消費的趨勢。
“以前在云計算業內,只能通過一個平臺實現最多四種場景,但易思捷實現了七大業務場景,構建了云計算基礎設施即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IT基礎設施服務品牌易思捷市場部總監洪文婷帶來了基于“137”架構的企業云平臺管理軟件,“一個平臺、三種門戶、七大場景”將幫助企業搭建自己的云平臺。洪文婷表示,如果企業已經擁有虛擬化環境或者云環境,該平臺也可在不改變現有云環境和架構的情況下,統一管理企業的私有云、公有云或混合云環境,幫助企業便捷合規地獲取不同云環境下的計算或應用資源,提升企業運維和管理效率。
事實上,無論人工智能還是移動互聯網,這些智慧創新的基礎技術都是數字技術,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收集分析數據的能力不斷突破成熟,未來的數字產品將觸手可得、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