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最動人之處,在于對歷史的珍視和傳承。中國級文旅創綜合體——常德老西門,融合珍貴的歷史遺產與現代都市創造力,打造城市文化藝術體驗高地,呈現出一個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的公共開放城市空間!
老西門涅槃新生
復興城市文化,敬獻城市夢想!
行走在老西門文旅創新街區中,承載當地歷史文化的窨子屋、絲弦劇社風華如昨,醉月樓、缽子菜館湘韻依稀,葫蘆口廣場、小西門廣場、大西門廣場壯闊寫意……老西門街區的歷史脈絡清晰再現,成功喚起了常德人鐫刻在腦海中深刻的城市文化記憶!
不同于現在千遍一律的仿古城鎮建設,老西門由設計者們通過對于歷史基址和人文遺存的保護性開發而打造。目前已成功升級為融合“文化體驗、建筑博覽、旅游購物、創意市集”于一體的中國級“文化旅游創新街區”,托起了常德這座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復興夢想!
在老西門眾多標志性的文化建筑中,由著名建筑師曲雷、何勍親自操刀設計,明和科技傾力打造的老西門絲弦劇場,以獨特超凡的藝術外觀為形,以高科技聲光電系統及多媒體技術為核,于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融合碰撞中,塑造開放的城市文化藝術體驗高地,體現地域文化的精神及內涵!
絲弦劇院依護城河而建,形體獨特,如豎撥臥彈的23弦箜篌;造型舒展,似飄逸靈動的沅水云綿。巨大的弧形幕墻,營造出帷幕初開、蓓蕾新綻的視覺盛宴,又似躍動的音符節拍,別致清新。
這個常德首個現代精品劇場,將成為常德絲弦、花鼓戲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的表演殿堂及傳播載體。
絲弦劇場璀璨啟幕
一流設計配置,超凡視聽體驗!
9月20日,原創多媒體音樂奇幻劇《尋常》在絲弦劇場全球首映,標志著劇場璀璨啟幕。
這個選址于常德絲弦劇團舊址,連接了常德的前世今生的藝術圣地,再次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尋常》劇目以現代常德人“小常”回到古代常德的奇幻之旅展開,桃花源奇遇、宋玉傳說、劉海傳說、孟姜女傳說,四個故事,體現四次人生。
明和科技為劇場打造高科技開放式舞臺,一流的聲光電系統、全息、激光、水特效系統等高科技配置一應俱全,讓《尋常》呈現出奇幻、美妙、震撼的演出效果,首次面世即為觀眾帶來超凡的觀演視聽體驗!
劇場的舞臺燈光系統布局及配置達到國內領先的劇場應用水平,擴聲系統的主控系統采用超多路數字進口國際主流調音臺,多路混音通道,多個立體聲引擎,滿足該劇場特定情況的使用需求,讓觀眾完全沉浸在劇情的演繹中,感受毛孔全開的臨場感!
為了表現劇中腦洞大開的“穿越”環節,采用特效激光營造出時空隧道的效果,配合演員的表演合力闡述“時空變換”,“天地流轉”、“奇特玄幻”的舞臺語言。
突破傳統劇目表演的舞臺風格,劇中還加入了全息3D投影等極具立體視覺效果的技術,三維畫面懸浮在實景的半空中成像,效果奇特具有強烈的縱深感,虛實結合的效果驚艷游客感官!
明和科技專業設計及技術人員對多媒體舞美視覺、燈光特效及藝術表演之間的復雜關系進行了恰到好處的調和,讓《尋常》演出的舞臺傳遞出精雕細琢的精美感,營造堪稱完美的場景畫面。
文旅品牌揚帆遠航
獨家個性定制,精品經久不衰!
老西門將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相融合,絲弦劇場作為老西門文化旅游演藝劇場,是區域主要聚集人氣的文化場所,對周邊其他項目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區別于傳統劇場劇院,絲弦劇場對整體設計及功能提出了更強針對性的要求。
明和科技在為該劇場提出個性化設計方案及整體解決方案之初,就將該劇場的運營模式、演出劇目及形式等獨特的定位需求納入了綜合的考量。
依托于豐富的項目聲光電集成經驗、成熟的新媒體技術研創應用能力,明和科技項目團隊將具備互動性、趣味性、科技感、沉浸感的多媒體技術手段與震撼的聲光電效果共同融入演出情節中,讓駐演劇目《尋常》久看不厭、經久不衰,為整個老西門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真正做到了劇場功能服從演出需求,劇目先行、功能主導的劇場建設模式。
▲中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親臨老西門絲弦劇場觀看《尋常》彩排,她表示,這樣精品劇場劇目的打造,將讓常德的文化氣質更出眾。
作為常德當地首個精品劇場,該項目還未正式啟幕便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在劇場建設的關鍵階段,由于涉及多方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必須環環相扣、多頭推進,工期非常緊張。
為盡早達到業主的預期完工時間,明和項目團隊經常通宵達旦奮戰在項目一線,特別是在《尋常》最后2個月高密度的排練周期內,更是日夜在現場,一刻不離做好演出保駕工作,針對導演組臨時提出的需求,迅速出具行之有效的方案,對設備位置、舞美表現效果進行及時調整和整改,保證《尋常》首演達到無可挑剔效果!
首演當天,老西門絲弦劇場——這個國內一流的精品小劇場終在首演的滿堂彩中獲得最佳肯定,明和科技項目團隊的艱辛付出也在掌聲中得到了最好的回報和安慰,得到了常德市領導及客戶的由衷贊許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