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5月10日晚,以“五岳之冠”聞名于世的武當山上,上演了一場驚艷中外來客的山水實景秀,這正是由山水盛典出品、梅帥元任總導演、白樺銘任總執行導演、數虎圖像負責整體多媒體視覺設計,專為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打造的開幕式演出。
現場,來自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道教屆、學術界及文化屆人士沉浸在這融合道教文化和武當特色的超媒體視覺演出之中。
國際道教論壇是國際性道教文化交流盛會,是目前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道教論壇。至今已舉辦三屆,今年第四屆由國務院批準,中國道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于5月10-12日在中國湖北十堰市武當山舉行。
武當山作為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開幕式演出在其建筑群中最大宮殿之一的玉虛宮舉行。
演出直播現場
演出舞臺以玉虛宮為中央背景,主題區整體鋪設一個30米 x 15米(寬 x 高)的LED地屏、成像面積達160平方米的水幕舞臺,兩側環以高大錯落的山體,配合宮殿后山體燈光設計,現場呈現霧森涌動、云霧繚繞的情景。
演出直播現場
舞臺結構手繪圖
前期效果圖
約50分鐘的開幕式演出以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為出發點,分天、地、人三個主篇章,內容上融合歌、舞、樂、武、朗誦等形式,以武當、太極、道教、天下、創新、夢幻等元素,充分展現傳統道教文化與武當特色民俗文化。
多媒體視覺上,根據梅帥元與白樺銘兩位導演的整體規劃思路,數虎圖像設計團隊在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舞臺區,以宮殿及臺階、山體、水幕、地屏、入口處墻體等為成像介質,設計多媒體舞美影像和投影光路。現場同時采用33臺8500~20000流明不等的投影機,將不同投影介質影像與燈光設計融合,以滿足現場演出和電視直播的最佳效果。
迎賓墻體結構投影
演出直播現場
其中竹簡投影環節,演員手持4米高竹簡道具,舞動著將竹簡一塊塊隊列排行,形成23米 x 4米(寬 x 高)的成像面。現場4臺12000流明的投影機,將道教始祖老子的《道德經》、八卦陣等多媒體影像投影其上,呈現水墨暈染的視覺效果,突顯論壇主題和特色。
演出前調試圖
一場開幕式,如何動用33臺投影機、2000多平方米演出空間、400余演職人員?除了武當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致力于打造一屆獨特的道教盛典,也正符合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所言,要以實景演出力道做開幕式演出,呈現恢弘大氣、突出特色、美輪美奐的視覺原則。山體、水幕、宮殿、墻體、地屏、燈光,綜合呈現一幕幕浩瀚宇宙之象、寫意中國古典山水畫卷,獻給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個又一個變化莫測的視覺期待。
據悉,本屆論壇以“道通天地,德貫古今”為主題,除開幕式文藝演出外,還設有1場主論壇、5場分論壇、2場電視論壇、2場新媒體論壇及閉幕式道教音樂會演等。論壇舉辦期間,主辦方還精心策劃了千人祈福法會、萬人太極表演、道教文化出版成果展、道教書畫展、道教攝影展、道教文物展、武當廟會、道醫義診等配套活動,深度展示獨具魅力的荊楚文化、十堰文化、武當文化,使本屆論壇傳承古今、古今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