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博物館第三次改陳完畢正式開館
4月26日,武強年畫博物館第三次改陳完畢正式開館。該館陳列內容及形式都體現了一流的水平和超前的理念,充分利用館藏資源,綜合布展,烘托氛圍,營造環境,給參觀者以歷史的真實感和極強的現場感,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武強年畫博物館于1992年正式建成開館,并舉辦第一屆武強年畫藝術節。第一次陳列沿用了10年,于2002年進行了擴建和改陳。時隔六年后,2008年又進行了一次展示服務提升。如今,又是幾年過去,該館現有陳列內容、展示手段、服務設施又已相對落后,與現代人的審美和知識需求又產生了一定距離,因此,改陳工作再次提上日程。為更好的服務觀眾,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自2015年10月正式啟動武強年畫博物館第三次改陳工作,到2016年9月基本完成,10月1日開始試運行開館。期間根據各級領導及廣大觀眾意見,多次進行修改、完善,于2017年“五一”小長假來臨之際正式開館。
武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愛鋒介紹,武強縣于2015年10月啟動實施了年畫博物館第三次改陳項目,歷時一年半,投資600多萬元,圓滿完成了各項改陳工作。改陳后的年畫博物館,運用新科技、新材料及聲光電等多媒體設施,立體化、全方位展示武強年畫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成為武強縣發展縣域全域旅游的新動能,成為展示武強“千年古縣、年畫之鄉”形象的新窗口。
小講解員介紹武強年畫萬花鏡
武強年畫博物館內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進行展現
據了解,為確保武強年畫博物館改陳工作高效、優質完成,特別聘請了河北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全國博物館陳列設計專家組成員、河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谷同偉為總策劃和藝術總監,親自操刀參與陳列大綱及陳列方案的編寫,陳列內容及形式都體現了一流的水平和超前的理念。此次改陳較之以前的武強年畫博物館陳列,從展示內容、展示手段、展覽布局、配套設施等多方面進行了統籌考慮,在設計中借鑒了省博物館等高端文博展覽館的經驗和做法,打破了傳統布展的束縛,運用現代化和高科技手段,采用聲、光、電、多媒體、半景畫、3D動態、觸摸屏等形式,并配有模型、雕塑、圖表、照片、音像及場景復原等輔助展品,全方位、真實地再現當年武強年畫的歷史風貌和歷史場景。特別是第一展廳萬花鏡的運用,在2010年世博會上還只是作為一個概念出現,此次應用在武強年畫博物館改陳中,成為全國第一個、設計面積最大、使用最成功的展示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