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視察吉安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打造全國紅色旅游精品城市和國家旅游扶貧實驗區,大力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深入實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戰略,扎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紅色旅游項目開發建設,不斷激發旅游內生動力,全力推動紅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旅游強市,“紅色搖籃,山水吉安”旅游形象日益彰顯。紅色旅游已成為全市旅游經濟的最大亮點和主要增長點,在調優產業結構、助推精準扶貧、促進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經濟持續增長
在紅色旅游的引領下,我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持續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16年游客接待量達6436.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68.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3%和38.5%,旅游業已經成為全市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全省紅色旅游龍頭井岡山2016年接待游客153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52%和12.02%,旅游經濟已占井岡山市GDP的60%以上,被評為江西省旅游強縣。
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市委、市政府成立“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第一組長,將旅游工作納入縣(市、區)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全面完成縣(區)旅游局改旅發委工作;推動實施了井岡山、永新、遂川紅色旅游一體化工程,編制了《井永遂紅色旅游一體化專項規劃》,全力推動3縣(市)旅游一體化發展,共建“大井岡”紅色旅游經濟圈;推進景區綜合執法改革,井岡山組建了景區行政執法處,在景區內依法集中行使市容環境衛生、市政管理、規劃建設、工商、物價、票務稽查等方面的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權,努力營造規范有序的旅游市場經營秩序。井岡山組建旅游巡回法庭,完善糾紛調解與快審機制。
項目建設持續發力
發揮紅色旅游的帶動作用,加快旅游產業要素集聚,推動全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我市啟動實施了15個旅游業集聚區、20個旅游特色小鎮、50個旅游特色村建設,山上山下聯動、紅綠古融合發展的“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格局初步成型。依托井岡山紅色旅游品牌,2017年全市新簽約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8個,全市在建旅游項目76個,總投資額246.08億元。
羊獅慕、吉州窯、賀子珍紀念館、東固革命根據地舊址景區、古后河綠廊、萬安花花世界等一批新旅游景區景點陸續建成開放,成為紅色旅游線路中的新亮點;羅浮片區旅游綜合開發、江西省軍盾國防教育井岡山培訓項目、泰和馬家洲集中營改擴建項目、三灣景區提升改造項目、遂川最美梯田等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吉州窯陶藝小鎮、羊獅慕康養特色小鎮、永新紅色教育基地項目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成功簽約落戶。
產業融合明顯加快
我市大力實施“紅色旅游+”,推動紅色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紅綠結合,以紅帶綠、以綠襯紅,陸續開發了羊獅慕、杜鵑山、領袖峰、荊竹山等一批綠色生態旅游景區。創新發展紅色旅游教育培訓,依托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和全國各級機關在井岡山設立的培訓基地,創造性地推出紅色拓展培訓體驗式項目,開發了深受市場熱捧的以“走一段紅軍小路、聽一堂傳統教育課、重溫一次入黨儀式、吃一頓紅軍套餐、看一場紅色歌舞、學唱一首紅軍歌謠”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紅色拓展培訓課程,和以井岡練兵、急行軍、“反會剿”、阻擊戰、制作紅軍餐、入戶調查、聽紅軍故事等為主題的“紅軍的一天和紅軍的一夜”紅色體驗式活動。
井岡山紅色培訓人數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2016年,井岡山170多家培訓機構舉辦培訓班5000多期,培訓學員30萬人。
目前,全國有近30個省、市、自治區干部群眾來到井岡山參加培訓,最高峰時每天有近100個班、上萬人。紅色培訓已成為井岡山紅色旅游的主打產品和品牌項目。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廬陵文化研學旅游產品成為市場新亮點。推動發展體育旅游,井岡山黃坳將旅游休閑與體育運動有機結合,打造了16.8公里山地自行車賽道,并舉辦多場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活動,現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和體育賽事品牌。積極發展航空旅游,武功山通用機場入選全國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吉安縣桐坪機場連續舉辦全國動力傘冠軍賽。完善產業配套,重點打造了儒林里古街、廬陵美食城、廬陵人文谷等特色街區。
旅游扶貧成效顯著
我市積極將紅色旅游發展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重點抓好井岡山神山村等125個國家旅游扶貧重點村建設,打造了井岡山茅坪山地人家、井岡山拿山鄉溝邊村、萬安田北農民畫村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通過構建扶持經營、幫扶就業、“合作社+農戶”等旅游扶貧模式,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井岡山結合產業扶貧,每年從旅游門票收入和土地出讓金中各切出10%,籌措2000萬元鄉村旅游扶貧基金,開發原生態體驗、觀光采摘等鄉村旅游產品,推出了神山村“入戶體驗”及壩上村“紅軍的一天”等特色項目,吸收貧困戶1300多戶從事鄉村旅游,占全山貧困人口總數的31%,為井岡山實現全國率先“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茅坪村將旅游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與民生工程有機結合,建設了20棟具有廬陵風格和客家風情的高標準農家樂接待住房,打造了一個田園式風格的“農家樂”經濟示范區———山地人家,既解決了景區農民建房問題,又推動了旅游經濟發展。自2014年5月開業以來,已接待游客2.2萬人次。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共吸收600多名當地群眾參演,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形成了“白天干農活,晚上演戲”的新農村、新農民生活新風尚。據統計,井岡山依托紅色旅游發展起來的,以紅軍當年生活“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為主要特色的農家樂達400多家,戶均年收入8萬多元。
品牌形象日益彰顯
井岡山、青原山被評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青原山、陂下古村、吉州窯、燕坊古村等先后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井岡山茅坪、萬安田北等13個景點被評為省4A級鄉村旅游點;井岡山茨坪、萬安高陂被評為江西省旅游風情小鎮。
我市圍繞“紅色搖籃,山水吉安”旅游品牌,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高頻投放吉安旅游廣告,在樟吉高速吉水段跨線橋、大廣高速泰井樞紐段跨線橋及省內高速公路重要節點投放吉安旅游廣告,在南昌地鐵投放車廂電視廣告。強化市場營銷推介,組織井岡山、羊獅慕等景區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開展“引客入吉”營銷推介活動,舉辦井岡山杜鵑花節、廬陵文化旅游節等旅游節慶活動。強化智慧旅游營銷,2017年9月吉安市智慧旅游平臺正式上線。開通中心城區至周邊4A級景區3條旅游觀光公交專線。2017年7月1日發行吉安旅游惠民卡,井岡山等8個收費景區納入其中,3個月發行量就突破5萬張,“紅色搖籃,山水吉安”旅游品牌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