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歷時8年打造的奉節縣夔州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主要展示奉節的歷史、文化、地理面貌等,并建有專門的“詩詞巔峰”單元,體現出該縣的詩詞文化特質。
夔州博物館位于該縣夔門街道白帝城風景區附近,該館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展廳面積2000余平方米。展廳以奉節歷史為主線,共3個展廳9個單元、500多件展品。展出的文物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如峽江地區迄今發現最大的楚式青銅大鼎、惟妙惟肖的宋三彩等。
“據不完全統計,歷代曾有1000多名詩人在夔州(今奉節)寫下1萬余首詩。”夔州博物館負責人雷霆軍說,因此博物館建有專門的“詩詞巔峰”單元,采用VCR、配樂、朗誦等多媒體方式,對精選的4000余首古詩進行呈現,觀眾可以按照朝代、詩人等進行分類點播。
據悉,夔州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市民可免費參觀(周一閉館)。夔州博物館附近還有包括大成殿、鮑公館等文物在內的夔州古建筑群,這些古建筑群也與夔州博物館同期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