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人類的交流采用了新的方式,進入了新的領域。具體發展過程如下:命令界面—字符界面—圖形用戶界面—多媒體界面—虛擬現實。
VR,虛擬現實,或稱靈境技術,實際上是一種可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的計算機系統。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Jaron Lanier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內涵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其中,計算機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稱為虛擬環境VE。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的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友好度很重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友好的人機接口技術很早已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個重要課題,因為一個比較差的人機交互接口很可能將使一個功能很強的產品變得不可接受。
總體來講,人機接口技術主要研究方向有兩個方面:(1)人如何命令系統(2)系統如何向用戶提供信息。
人在使用計算機方面的感受(即人機交互部分的友好度)直接影響到人對系統的接受程度,而這兩個方面直接決定了人機交互部分的友好度。下回我們會從科學的角度再和大家談談友好度的實現。
VR眼鏡是不透明的,只顯示虛擬世界,把物理世界完全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