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的消息,截至2016年9月30日,全國總票房356.31億元,同比增長8.6%;觀影總人次10.6億,同比增長14.5%。全國新增影院1230家,新增銀幕7153塊,平均每天增加銀幕26塊,銀幕總數已達到38780塊。電影投資主體已超過1500家,其中有持續出品能力的電影企業超過300家。
隨著數字化成為電影發展的必然趨勢,影院的放映也全面地向數字化轉變和過渡。影院管理系統(Theater Management System,TMS)就成為了實現影院的全自動化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一套適合的TMS可以提供集放映管理、內容管理、密鑰管理、排期管理于一體的數字影院管理系統服務,讓放映工作變得簡單、輕松、智能。中影巴可(北京)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巴可)針對我國電影院的實際情況,打造了適合中國的TMS,本刊專訪了中影巴可產品及戰略市場總監胥斌,探究中影巴可TMS的獨特技術優勢。
在傳統的放映操作流程中,僅一場影片的放映,一個操作人員就要對5種設備(幕布、場燈、放映服務器、放映機、音頻解碼器)進行操作,且操作步驟有9步之多。這些人為操作在使用人工完成時不僅效率不高也會常常出現人為失誤。
傳統放映操作流程
而TMS可以提供對整體多廳影院的集中控制,通過局域網將各個影廳的放映服務器、放映機、音頻解碼器、幕布、場燈等設備互相連接起來,允許放映員自動化,并簡化放映員的整個放映操作。
TMS集中控制示意圖
采訪伊始,胥總簡單介紹了TMS的工作流程并回顧了TMS的發展歷程,從中不難發現,影院相關設備的軟件中很早就有TMS的影子,主要是由服務器廠商、票務軟件廠商和第三方的系統集成商來研發。這三大類廠商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出發點:服務器廠商研發TMS,提高了服務器的功能性;票務軟件廠商使TMS與其票務信息綁定搭配;第三方的系統集成商的TMS“肩負”打開局面、促進后續的商業合作的使命。而中影巴可與這三大類廠商不同。中影巴可同時具有服務器和放映機的研發背景,其TMS也是為了靈睿一體機量身定做,同時考慮到了服務器的和放映機的需要,并具有強大的兼容性,使中影巴可TMS有著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
中影巴可產品及戰略市場總監胥斌
同時,中國影院在運營方式及操作習慣上,與國外的不同。雖然國外的TMS發展更早,穩定性及功能性也很是完善,但它們并沒有針對中國的情況特意進行調整。由此可見,我們需要一款針對中國國情、完完全全為了中國市場、本土研發的TMS,才能有效加速推進中國數字電影市場的發展。
簡單舉例來說,國外影院無人值守,只要放映經理排好了一天的放映列表,就不會有人再次操作系統,系統的UI(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也是十分的簡單。而我國的影院大多有1~2位甚至3位值守的放映員,所以中影巴可TMS的UI有豐富的設備運行信息展現,比如現在正在播放的影片的進度、下一場次是什么影片、各個硬件設備的狀態(包括燈源、溫度、轉速等)、各種故障信息的告警、密鑰的信息等等。
并且,中影巴可TMS創新地使用了雙欄顯示影廳狀態的方式,使放映員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每個影廳的狀態,且不需要做任何的屏幕上的推移。
中影巴可TMS多影廳狀態顯示界面
這個創新模式不是空想而來,而是整個團隊不斷地模擬客戶的使用需求和操作習慣,才發現這樣的展現方式是實際的操作員最希望看到的。談到這里,胥總說,團隊做了很“笨”的工作和很“聰明”的工作:研究了市場上所有TMS的說明書,研究了所有TMS的宣傳彩頁,將中影巴可TMS Beta版在20多個影院裝載,和影院的放映員一起來使用TMS,收集反饋信息。之后針對收集的信息和實際情況,對軟件進行了兩次重大的改版,不僅UI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軟件的穩定性也有了極大的提升,所以才能以現在這個操作簡單卻功能強大的狀態呈現給市場與用戶。
進一步談到系統的安全性這個重要的話題時,胥總介紹說,在安全性方面,中影巴可的創新大致可以總結為3個部分。
一是采用Linux系統。Linux系統強壯,文件管理系統穩定性好,運行效率高,有效防止病毒侵入,先進性好。同時采用Linux系統亦是考慮到了普及性及多系統的兼容,因為主流數字電影服務器和放映機都是Linux系統的,使用同系統可以保證通訊上不存在協議上的轉換。并且中國市場發行的數字電影數據包(DCP)都是在Linux系統下完成,TMS同為Linux系統就不需要轉換文件格式,很好地避開了使用Windows系統的硬傷。總而言之,Linux系統同放映端和發行端的匹配都非常好。
二是采用多層網絡構架。指令信息和數據信息是由兩套獨立的網絡進行傳輸,避免了數據傳輸可能出現的沖突和錯誤。
三是指令非實時推送。其他一些TMS的指令推送是實時的,如果網絡在推送的節點上出現異常,就可能直接影響影片放映或其他操作,危險系數高。中影巴可采用非實時地推送方式,所有信息提前推送到服務器上,服務器作為核心下發指令信息到其他放映設備。哪怕網絡斷網,也不會影響每個影廳的正常運行。
作為商用系統,研發人員一定是要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系統的可用性及智能化。中影巴可TMS在保障數據的穩定性的基礎上盡量自動化、智能化,方便用戶操作,減少人為錯誤。胥總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例如,從發行方獲得的硬盤拷貝中一般不止一部電影,在TMS端連接硬盤后,系統會自動掃描硬盤信息,自動彈出對話框,告知硬盤中節目信息,供操作人員選擇下載,自動下載的同時,中影巴可TMS會進行MD5校驗工作,保證下載到TMS主機的數據和硬盤上數據的一致性。下載完成后,TMS主機會在后臺對DCP的數據完整性進行校驗,如文件的格式是否正確、KDM(Key Delivery Message,密鑰傳送消息)是否對應及KDM有效期是否合乎邏輯等等。若有問題,系統會自動報警。
中影巴可TMS完美融合了操作簡單和功能強大,盡心為用戶服務。胥總回憶道,之前在一家影院部署中影巴可TMS系統,影院比較特殊,同時擁有科視、索尼和巴可的放映設備,其中有一個品牌的放映機與TMS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團隊的研發人員就直接住在影院一周,每天夜里調試,針對問題修改代碼,最終使其正常且安全的工作。類似這樣的經歷還有很多,正是這種付出,才可以打造出真正適合中國電影市場的TMS。
對于TMS的未來,胥總表示,所有B2B的軟件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業務需要。中影巴可TMS主要是為了降低影院運營成本和使影院可以更好地整合多元化業務。降低運營成本,即為降低人為錯誤,所以未來中影巴可會繼續從自動化和穩定程度,這兩個著力點去發展與完善TMS。關于整合多元化的業務,中影巴可主要會針對不同的場景為影院推出一些定制功能,幫助影院完成多元化業務的發展與整合,如商業廣告的自動化放映、產品的發布會需要的配套技術服務、高端私人活動的定制等等。
未來的影院一定不單單是一個放映電影的場所,而應該是一個多元化、綜合的娛樂中心,許多互聯網商業的概念可以依托影院落地呈現。所以,為了使影院在未來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門戶作用,與影院相關的硬件及軟件也應跟上發展的步伐。
中影巴可成立于2011 年,由比利時巴可公司旗下兩家子公司——巴可偉視(北京)電子有限公司、巴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中國電影器材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中影巴可深化了巴可和中影的強強合作,秉承共同加速推進中國數字電影市場發展的原則,實行本地化生產,提供更適合中國市場的數字電影放映產品。中影巴可的產品沿用了Barco 品牌,維持一如既往的國際化品質,并積極開展本地化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最終用戶提供更貼心的本地化服務。
胥總同時介紹到,中影巴可是全產業鏈的公司,從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市場到售后,是完整的產業鏈,核心業務是生產數字電影放映機。目前在中影巴可的幫助下,巴可品牌的放映機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連續4年超過60%。在中國電影市場排名前10名的院線中,有9家是中影巴可的客戶,9家中有7家采用巴可設備占整個院線超過70%,這些都有力地說明了真正準備長期在電影市場中投資和運營的大客戶,對中影巴可的認可。中影巴可設備的性能、數據及服務水平,都是行業內最好。未來,中影巴可要繼續做新技術的第一個發布者,做同級產品中性能最好的產品,持續保持行業內的領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