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位于杭州淳安縣中洲鎮廈山村的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全稱: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開館了。作為展館設計策劃及施工方,寬創國際展覽很榮幸和在場的嘉賓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杭州市委常委、秘書長許勤華,杭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陳擎蒼,淳安縣委書記朱黨其,縣長柴世民等各級領導,方志敏之女方梅、粟裕之子粟寒生等革命先輩的后人作為特邀嘉賓,先遣隊經過的閩浙皖贛四省各個縣市的黨史研究室代表,以及國內研究北上抗日先遣隊有關歷史的專家學者,淳安各部門鄉鎮代表,共計100余人參加了開館儀式活動。
館外景色
參與者合影
該紀念館是我國首座全面展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奮戰征程的紀念館,占地120畝,總投資6000萬,主體建筑面積7274平方米,廣場面積12000平方米,是一座集紅色教育、廉政教育、國防教育和黨史研究、干部培訓、鄉村旅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場館。
寬創國際展覽將紀念館打造成了總體定位標準高、功能設置最齊全,史料最完備、實物最豐富、史實最權威、研究最透徹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全面反映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征戰歷史,使之成為極具影響力的群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寬創國際展覽將紀念館分為展覽館、研究中心、革命舊址三大板塊。展覽館布展面積3732平方米,設計參觀路線400米,參觀時長約60分鐘。以“鐵血軍魂”為主題,通過“啟程”、“征戰”、“重整”、“浴血”、“新生”、“人物春秋”六大板塊,以詳盡、權威的史實和創新的展示手段,將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行軍路線、不屈斗爭、英勇精神全面展現在觀眾面前。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展示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寬創國際展覽要讓紀念館“活”起來,讓參觀者動起來,更要讓紅色精神傳播起來!所以在設計中,我們加入了多項高科技元素,賦予沉悶的展示物生命力,讓它們自己“說話”,自己“講述”,并且與參觀者互動!
這種改變贏得了當地領導及其他參觀者的一致好評,體驗過后,他們紛紛表示意猶未盡,心潮澎湃,仿佛經歷了那個動蕩的年代!
到底是什么讓他們如此贊嘆呢?答案在下面。
藝術雕塑——鐵血軍魂
錚錚鐵骨,傲氣長存!雕塑位于入口處,一進門就將游客拉入戰火紛飛的年代,極具感染力。
譚家橋戰役,紅軍損失嚴重,其中的原因迷霧重重!寬創國際展覽查閱多項史料,克服重重困難,為參觀者再現了一段珍貴史實!
譚家橋慘戰
遠看高山重疊,近看戰火連綿,特殊制作還原場景,3D效果更加真實。
除了譚家橋慘戰,還有北上抗日第一村——石峰村的再現。
場景復原——石峰村
經過再現的石峰村,斷井頹垣,殘缺的墻面,是那個年代獨有的記憶。
茶山會議
茶山會議是北上抗日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式會議,寬創的專家們認為,再生動的詞句、再精美的圖片都不如動態的畫面來的真切。為了讓參觀者感受到會議的緊張氣氛以及重要意義,專家們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地攻克技術難題,最終才有了這么一段高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影片!
經過技術處理,影片實現了雙重視覺效果,極具觀賞性!
場景再現——攻打羅源
如虹氣勢沖天而起。
科技與歷史的完美融合,充分展示行軍路上激烈戰況。在了解史實的同時,感受到聲、光等多元素體驗。
兩破浙贛鐵路
2015年底,展館正式投入試運行以來,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來紀念館參觀學習的人不斷增多。據統計,2016 年1至8月底,有4.6萬多人來紀念館參觀,15人以上的團隊有600多個,縣外的游客達到20%以上。平均每天至少有200多人來紀念館參觀,最多的一天6月25日有近2000人。在此開展的“兩學一做”培訓達38場1800余人次,這里成了“兩學一做”重要學習基地。
怎么樣,你是不是很想去紀念館看一看呢?那快來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