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技術在工業、設計、展覽、建筑、醫療、教育等行業中都具有顯著的業務需求。
(一)工業應用
隨著工業4.0、智能制造等概念的推廣,混合現實技術因其與真實環境、真實物體進行良好結合的特性,成為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工具。
MR技術包括崗位操作培訓、設備維護手冊、IoT數據展示,遠程專家指導等等。
工作人員戴上MR眼鏡在生產環境中進行巡檢,其眼前的機器設備上會自動浮現出該設備當前的運行數據;
巡檢員發現異常,通過眼鏡完成問題上報;
根據故障信息調取處置方案,設備的維修指導信息會呈現在他的面前,并準確指出每個步驟操作的具體位置。
如果沒辦法解決問題,馬上通過眼鏡呼叫遠程技術專家;
專家通過分析眼鏡為現場員工提供精確的專業指導,協助完成問題的處置。
整個流程中員工僅需一副MR眼鏡就可實現所有的功能。
(二)展覽應用
在混合現實技術剛出現的時候,最多的應用場景就是展覽和展示。MR技術非常適合展示體積龐大、結構復雜、精密昂貴、不便于攜帶和拆解的產品。
(三)建筑應用
MR技術將模型帶出屏幕,讓建筑的3D模型躍然紙上,為用戶提供了透視、分層、局部放大等更直觀的觀看和交互的能力。通過全息3D化展示,更自然的去體驗和理解設計方案,使數據通俗化。
如果MR與BIM能夠進行完美的結合,把“虛”的BIM數據和“實”的施工場景進行疊加對比,甚至在建筑施工現場評估工程進度和施工精確度,將為建筑工程行業的智能化推進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四)醫療應用
MR技術在醫療場景中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比如醫生們可以在手術的過程中,通過混合現實眼鏡方便地查閱病人影像資料、相關部位的3D模型等內容;也可將病人的全息骨骼模型準確地疊加在其身體上,輔助醫生完成手術定位;結合5G等遠程通訊技術,對手術現場進行直播,并實現遠程多人會診;在術式培訓、醫療設備操作培訓等業務場景中,同樣使用MR來達到優異的培訓效果。
醫療影像數據方便地轉化為3D模型,利用MR全息化地展示這些模型,將平面的影像立體化,給與醫生準確的空間位置判斷力。空間立體化的“讀片”技術顯著提升年輕醫生的讀片準確度,也方便醫生將相關病情與患者或家屬進行直觀的溝通。
(五)教育應用
在教育行業根據不同的學習需求開發全息教學內容,讓學生們在新奇的全息互動式體驗中完成知識點的學習。MR頭戴式設備比較適合中學及以上年齡段的學生,對于低齡學生或學齡前兒童并不完全適用。
職業教育主要關注在技能培訓和操作能力的提高。MR技術可以將培訓教學內容虛擬化,并與教學現場的環境和實物疊加起來,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輔助學生掌握操作方法。而且虛擬化的培訓內容可以反復播放,實現學生獨立學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