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在4月28日晚取得圓滿成功。開幕式包括儀式部分和文藝演出《美麗的家園》。 演出由八個篇章組成,分別是 一:天水之澤—《心底的天籟》、二:生命之源—《綺麗的田園》、三:中國之韻—《東方的墨韻》、四:多彩之國—《彩翼的國度》、五:夢中之鏡—《月影的深情》、六:心靈之舞—《彩蝶的虹橋》、七:絲路之炫—《綿長的芬芳》、八:世園之心—《美麗的家園》。 |
在這場演出中有幸能夠在總導演沙曉嵐老師的帶領下,與前輩于福申老師共同擔任燈光總設計工作,在此特別感謝沙老師老師的信任,及兩位老師的悉心關照。 |
![]() 總導演沙曉嵐(左一) 燈光總設計馬博(右一) |
![]() |
從2018年8月的第一次現場踏勘,到2019年3月初的現場駐扎,再到2019年4月28日的開幕演出,和于福申老師一起對燈光方案不斷的完善,反復的推敲。面對總導演沙曉嵐老師,相信每一位燈光設計師的自信與篤定都會有著微妙的變化,總會覺得還沒能達到燈光設計的極致,每時每刻的都在問自己還能否調的再美一些。嘗試通過各種方法包括明暗、冷暖、光位、光質等等燈光元素明顯的處理加上微妙的點綴,不斷的完善心中那幅完美的“畫卷”,筑造那座美麗的家園。 |
![]() |
對于設計師來說,每一個作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而我們所做的就是把這唯一性的元素放大到極致,從而形成無可替代的藝術品。 而這部作品最大的特點也是依附著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的主題,獨具特色的表演空間置身于林間湖畔(媯汭湖),遠處有小島樓閣(青揚州和永寧閣)。在這個環境下要將林間湖畔的美景,時而渲染的波瀾壯闊,時而勾勒的曲徑通幽。這也是總導演沙曉嵐對燈光設計提出的要求:要把媯汭湖區域林間湖畔的美景用光“畫出”美輪美奐意境非凡的一副畫卷。 |
![]() |
![]() |
![]() |
“本次演出的燈光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一是觀眾區域領導人的照明燈光。 二是舞臺表演區域的燈光。 三是媯汭湖周邊的環境燈光及景觀建筑照明。 四是威壓塔區可移動的數控飛燈。” |
![]() |
觀眾席頂棚區域承載著儀式部分國家領導人、各國元首的照明及文藝晚會表演的面光。需要考慮的因素必須全面。其建筑造型鳥瞰為一個蝴蝶的翅膀,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給出可以承重的位置與載荷數據,我們必須在規定的區域及安全的承重范圍里來完成燈位的布局。在不規則的“蝴蝶翅膀”下,做了三道面光,在規定的承重范圍內盡可能的把面光角度及燈具的分配做到最合理。確保其在功能性及藝術性上都能兼顧。 |
![]() |
![]() |
舞臺區域燈光的一是舞臺上有29根可升高7米的圓形升降柱,在舞臺兩側的18根升降柱上,各安裝了一臺三合一電腦燈,升降柱本身在運用的同時,上面的電腦燈也在運動著,從而增加了一個視覺效果效果,也可以在升降柱升起后做舞臺表演區的逆光來使用。二是舞臺最后區臺面上,同樣也坐放著一排三合一電腦燈,配合節目表演效果使用。 |
![]() |
![]() |
環湖區域燈光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我們設計方案中的舞臺燈具,包括延媯汭湖岸線,每兩米擺放一臺光束電腦燈,用光在空中勾勒出媯汭湖的外形。沿湖岸邊的樹木下方安裝Led染色燈,對樹木進行染色,與此同時使用了10萬米的RGBLED串燈對每一顆樹進行裝飾,顏色可調。其中最高的樹木可達30多米,每一顆都有著串燈都裝飾。同時視覺總設計呂天直老師在湖面上安裝了八千多只可變色調節的水下燈,在視覺上把燈光在湖中的盲點給飽滿了起來,這些水下燈的控制也接入到了燈光控臺,并調和相應的色調及部分效果配合節目演出。 |
![]() |
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湖邊的景觀照明、園區內的建筑照明及部分園區外部的市政路燈照明。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系統,為此協調世園局領導成立開幕式景觀照明指揮部,將涉及到的各單位納入導演組燈光部門統一指揮,建立了一個新的景觀控制系統并將控制終端安置在來我們燈控室內。這樣一來,我們將破壞畫面的“雜光”選擇性的關閉,部分燈光通過調節亮度色調來豐富畫面層次,根據我們的要求作出不同顏色場景來配合我們的色調,用景觀燈光控制系統不斷的熟悉排練來配合整體演出。 |
![]() |
威亞塔區域燈光。首先是威亞懸掛兩排可上下左右移動的兩排數控無線飛燈,共計72臺,在空中形成一種新穎的視覺效果。然后是湖岸兩側威亞塔上安裝58臺BSW三合一電腦燈,一部分做舞臺表演區的側逆光,一部分對樹木的樹冠進行高光點染。 |
![]() |
儀式部分環節的燈光處理也是經過了反復的推敲和論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部分。一是觀眾席主席臺的面光。在此挑選了高品質的觀眾燈,Ra為97、R9為95的EK-ORB300 LED觀眾燈,由于頂棚顏色為淺色,特意定制的白色外形燈具,使整體視覺保持美觀。再加上筑夢Dream1400PF對重要區域進行補光,整個觀眾席區從拍攝到現場視覺都做到了很好的舒適度。 二是舞臺上演講臺的燈光處理。演講臺上有四只麥克風,燈光要做到演講臺面的演講稿上不能有麥克風的影子。燈光運用了Dream1400切割電腦燈的特性,把一道和三道面光中間的燈下切片切在演講臺麥克風上方,光區避開麥克風,然后每道面光兩側,中間和兩邊各選2臺燈,相互的疊加,在豐富人物的立體感的同時,消弱演講稿上的影子。 |
![]() 副總導演孟可(左一)燈光總設計馬博(右一) |
在這還要特別感謝音響總設計馬昕老師,演講臺上一共四只麥克風位置,馬昕老師將其中兩個麥克風的位置,讓給了外形為麥克風實則下方為燈光的道具麥克風,這也很大一部分的削弱了演講臺上的影子,保障了每一位領導人看演講稿的舒適度。 |
![]() 燈光總設計馬博(左一) 音響總設計(左二) 舞臺監督牧元吉(右二) 儀式部分導演寧博芳(右一) |
——八福畫卷的勾勒點染 根據晚會的八個篇章,我們用光來將湖邊的整個環境調為湖藍、深藍、綠色、淺綠、橙色、金色、粉色、紫色八種色調。每一個畫面有意的避免了純色的使用,都是運用了RGBW、CMY調和而成,運用燈光勾畫出了八幅畫面,來對應不同節目的視覺特質。當然節目中也會穿插使用個別色調來烘托表演及音樂的節奏。使每個節目的性格是有著獨特的視覺符號。如用湖藍色來描繪《心底的天籟》;用綠色來勾勒《綺麗的田園》;用深藍與淺綠色的結合點染《東方的墨韻》;橙色、湖藍、深藍、金色、紫色五種視覺感受來對應《彩翼的國度》五個大洲的不同文化;用金色就像絲綢之路上的一縷陽光照射著《綿長的芬芳》;色彩斑斕的色調配合夢幻的紫色渲染著我們《美麗的家園》。每一幅畫面都是由多種燈具對湖邊樹木進行勾染而出,包括地下的LED單頭染色燈、LED雙排染色燈、樹干的LED串燈、景觀照明燈地投燈、岸邊的光束電腦燈、威壓塔上的三合一電腦燈。每一只燈具都有著獨立的地址碼,都是根據構圖的需求單獨對某一只燈或一小組燈進行調節,包括明暗、冷暖的控制,根據光位、光質的特點進行暗部與高光的過度。從整體畫面的明暗冷暖處理,再到每一個局部進行微妙的點綴,不斷的推敲,反復的打磨,最終才完成了這八種不同色調的畫卷。 |
![]() |
![]() |
![]() |
![]() |
因考慮到文藝晚會的成片留存,在力保現場直播現場效果的同時,總導演沙曉嵐老師特請央視導演團隊為單個人物鏡頭及個別特寫進行單機拍攝,所以本次文藝演出也是用到了一部分電影照明類燈具。 電影照明類燈具,首先最大的特點是其靈活性。可以針對某一個特殊鏡頭進行面光、逆光、側光的靈活調整,這點是舞臺燈具所不具備的,舞臺燈具的系統決定其燈位還是相對固定化的。其最大的特性就是柔和的光質,這一點與舞臺燈具的光影質感形成了互補性。 |
![]() |
其次是電影照明燈具光質的柔和性。舞臺燈具處理光質的方法是增加霧化片或柔光紙,即便是這樣投射物體影子依然顯得“很重”,而影視燈具的本身光質就是柔和的,再加上白色的柔光燈罩,每一個畫面都顯得非常柔和干凈,有一些電視畫面恰恰需要的是這種柔和、干凈。這對電視畫面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電影照明的“無影感”,也使用了戲劇感極強的“光影感”。在我們前期對基礎光的過程中,我們把威亞塔立面的一組燈來做側逆光,恰巧舞臺機械的升降柱在做升降調試,側逆光穿過上下流動的升降柱,在舞臺上形成一道道流動的影子。 |
一眼就被總導演沙曉嵐老師“盯住”了: “這個光影感非常棒!戲劇感很強! 要保留! 而且要用的合理,增強節目的觀演感。” |
經過跟沙老師一起推敲節目特質,最后我們用在了在第四篇章的一段探戈舞段中,舞臺上起起伏伏的影子,伴隨著LED升降柱上的路燈畫面,舞者們仿佛在阿根廷的街頭與光影共舞。 |
![]() |
演出中同時運用了浩洋G25數控“飛燈”的造型及運動方式。由于要把大部分的承重留給控制吊裝的網幕,所以“飛燈”只保留了兩排,數量共72臺。在與威壓總設計謝永偉反復的測試與細節的完善后,我們并不是每個篇章都在使用,選擇性的使用在了部分節目,通過不同的造型及運動軌跡來豐富視覺元素。 如第一篇章天水之澤—《心底的天籟》的童聲合唱,運用兩邊各36臺燈,拼合而成了四只飛動的鳥兒,伴隨著天籟之聲玲瓏的飛翔在天空之中。在第五篇章夢中之鏡—《月影的深情》,配合著小河潺潺的水聲,由左向右逐一亮起,猶如畫筆一般在空中勾勒出兩座小橋,再加上湖面的倒影,含蓄的傳遞著阿哥阿妹的情意綿綿。在第七篇章絲路之炫—《綿長的芬芳》,空中兩側的飛燈形成了一道流動的絲路,隨著音樂的旋律上下波動,宛如絲綢之路上的一縷陽光。 |
![]() |
當演出進行到第八篇章的高潮,焰火設計蔡燦煌老師的作品壓軸登場,燈光有意識的壓暗了部分燈光,將視覺留給焰火,一場人文氣質的焰火在空中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將整場晚會推向高潮。 |
最終完美的呈現都是在創作中點點滴滴細節的積累,這次和于福申老師一起共同完成了總導演沙曉嵐老師的分配的任務,也在兩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 包括在前期方案上于老師對整體燈光方案的規劃指導,在排練過程中總導演沙曉嵐老師不斷的對視頻畫面和燈光色調進行統一和反差的嘗試,對每一個篇章節目特質的把控。這個漫長的創作期間,常常會想起沙曉嵐老師講過的一句話:
“優秀的設計師需要有種韌勁兒,要不怕吃苦。 |
![]() |
整個主創團隊齊心協力,共同“建造”了這座“美麗的家園”。 包括在總導演沙曉嵐老師及總制作人李丹陽先生的協助下,成立了景觀照明指揮部,完成了環湖區整體景觀照明的統一控制;為了使環湖東側畫面飽滿,制作人高穎女士協調世園局種樹豐富畫面;下場口的幾棵樹擋住了后區的景色,副總導演孟可協調移樹;升旗儀式為了隱藏燈光通過旗手的影子,副總導演高燕協調把升旗臺淺灰色的立面涂成黑色;為了增加視覺空間的飽滿,視覺總設計呂天直在湖面水下安裝了八千多只LED水下燈,使整個航拍畫面飽滿立體;在音響總設計馬昕的幫助下,削弱了演講臺上麥克風的影子;威壓總設計謝永偉不斷的優化每一個“飛燈”造型;執行導演蘇寧不斷精確演員隊形表演區域,使燈光精準的切掉多余的光區;在導播臺旁反復的推敲每一機位鏡頭中的燈光的方向、光比的合理性…… |
![]() |
![]() |
完成本次演出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名優秀的燈光設計需要有舞臺劇情感的細膩、電視錄制數劇的嚴謹、實景演出視覺的震撼、大型活動現場綜合的把控。也許某些部分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但在這條“光路”上繼續堅持努力前行。 |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文藝演出 主創及演職人員名單 |
|
總策化:王寧、王紅 策劃:鄭登文、尹培彥、陳冬、周劍平 總協調:龐微、葉大華、周衛民 協調:明子琪、劉貴民、張洪義 總導演:沙曉嵐 藝術顧問:陳維亞、蔡國強、趙東鳴、鄧少輝、易立明 總制作人:李丹陽 執行總制作人:高穎 副總導演:孟可、高燕 音樂總監:陳其鋼 總撰稿:呂媛 |
視覺總設計:呂天直 音樂總設計:吳軍 視頻總設計:楊騫、隋洪業、于雪冬 燈光總設計:于福申、馬博 音響總設計:馬昕 威亞總設計:謝永偉 機械舞臺總設計:溫慶林 大屏幕總設計:黃貴江 服裝總設計:黃寶榮 主要演員服裝設計:許建樹 造型總設計:莽珊珊 煙花總設計:蔡燦煌 舞蹈總監:吳佳易、王亞彬 舞臺監督:牧元吉、邵勇、程謖 |
![]()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 入選中國第三屆舞臺美術展十佳優秀青年燈光設計師,榮獲燈光榮譽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