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紅色搖籃,山水吉安 |旅游品牌日益凸顯 | - 實景演出《井岡山》帶動當地農民年增收 | - 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拉動旅游產業 |
- 《井岡山》600余紅軍后人演繹崢嶸歲月 | - “造夢”實景演出 江西旅游亮出新名片 | - 梅帥元 不要把旅游實景演出想得太高深 |
- 紅色圣地大型實景演出項目《井岡山》 |
![]() 10萬平方米的山水劇場內,4000多平方米的巨幅紅綢化作血海與紅云,紅云之下,直徑30米的巨形鐮刀斧頭——熠熠生輝;北斗星輝下,山野間1000多盞燈流動閃爍,那是遠方深山密林中紅軍隊伍正在穿行;隨即,紅旗遍布山野;清亮的湖水中,鄉親們撐著竹排為紅軍送紅米飯南瓜湯,為紅軍洗衣被的山妹子在水上舒展具有贛鄱風情的舞姿,亮開嗓子和紅軍戰士對歌;送別路上,唱起催人淚下的《十送紅軍》…… |
![]() 特色2:參加演出的600多名演員,大都是拿山鄉、廈坪鎮的農民,他們的先輩就是當年的紅軍! 特色3:演出場地是占地10萬平方米的山水劇場,大約有30多個足球場那么大。演出中會出現一面大約4000多平方米的黨旗,巨幅紅綢演化成鋪天蓋地的血海和沖天而起的紅云。紅云之下,展現在您眼前的是直徑30米的通體明亮的巨形鐮刀斧頭——這也是中國最大一個黨徽。 特色4:感人至深的送別場面,將演出推向情感高潮,延綿數里的火把形成光的道路,象征著中國革命從此走向勝利和輝煌! |
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是一場震撼而富有特色的演出,是江西最大的紅色實景劇,綠色山水與紅色文化交相輝映的實景,實現了紅色文化與高科技完美的結合,為我們營造了一個重回革命年代的“紅色”人文和自然環境。整場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共70分鐘,由序幕《血》拉開帷幕,分《旗》、《燈》、《情》、《火》、《路》五個章節。紅旗、鐮刀、斧頭、紅米飯、南瓜湯、八角樓以及黃洋界上的隆隆炮聲在紅軍后代井岡山兒女的敘述中展開,整場演出體現人物細節,以個性化的敘事結構給人以親近感和頭尾呼應的完整感。 |
![]() 第一章〈旗〉:表演主要以朱毛會師,創建了第一支工農武裝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基本主題,充分利用實景演出場地的長度、寬度和空間,充分利用演員陣容規模,以各種旗為主題道具,展現井岡山根據地發展壯大的過程,情節脈絡包括:聚集-會師-根據地-紅軍的誕生四大部分。 第二章〈燈〉:這是一個優美、平緩但孕育著力量的段落。用主題音樂〈八角樓的燈光〉反復演繹和主題道具上千盞馬燈來帶動場景的變化。 第三章〈情〉:這場以動態的情緒,體現井岡山朝氣蓬勃,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原生態的客家山歌、民俗風情和紅色革命根據地的樂觀主義精神結合起來,把小井醫院、朱德扁擔、井岡情懷等主題貫穿始終。 第四章〈火〉:這是整部戲的高潮部分。逼真的反會剿戰爭場面,在您面前真槍真炮的打了一仗,現場爆炸煙火沖天,竹林和山野中,燃燒起一簇簇數丈高的火焰。表現了井岡山軍民用血與火保衛根據地的壯烈場面。包括迎敵-激戰-血與火-銅墻鐵壁四個部分。 第五章〈路〉:以十送紅軍為主曲,感人至深的送別場面,將演出推向情感高潮,延綿數里的火把形成光的道路,象征著中國革命從此走向勝利和輝煌。 |
《井岡山》大型實景演出作為中國獨創的文化模式,以真山真水為演出舞臺、以當地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融合演藝界、商業界大師為創作團隊的獨特的文化模式,是中國旅游業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轉型下的特殊產物。旅游文化界人士分析,實景演出,比較容易被游客歡迎和接受;同時可以有無窮的變化和延伸,以靜態的實景山水為背景,通過實景演出讓靜態展示所無法實現的內容動態地呈現出來,其震撼性是無以復加的。 |
企業分類導航
![]() 本站實名:數字展示在線 國際域名:www.qojctqv.cn
Copyright © by SZZS360.COM 數字展示在線 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48947號-2 郵箱:web@szzs360.com 廣告聯系:+86-755-23761247(十六線) QQ在線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