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7-21 16:27:00
我有一個朋友,他致力于手機貼膜行業已經幾年時間,攤主不多的時候,收入非常可觀,但隨著競爭加大了以后,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將自己的貼膜攤與其他貼膜攤進行區分,以便有貼膜需求的人就能在萬千貼膜攤中選中他?”
朋友經過一番總結、分析得出結論,決定貼膜體驗的好壞總共分為兩部分。
1、貼膜過程中的產品本身好壞,也就是膜的品質。
2、貼膜技術,也就是攤主手藝的好壞,會不會有氣泡?有沒有貼歪?
但如果想要在這兩點上快速的和其他攤主區分開,顯得不是那么現實可行,因為知名創業導師“龍哥”曾說過:“都是供應商的東西,你在那裝什么孫子”
再者,貼膜技術的好壞差別也并沒有那么大,畢竟現在大家都挺佛系,整天都說:“又不是不能用”
但當我那個朋友看到,搞電焊專業的稱呼自己為“焊武帝”,糕點制作的自稱為“漢糕祖”,自行車修理師傅稱呼自己為“拿破輪”,賣糖的叫“糖太宗”,他一下就找到了靈感,立刻把自己的攤位招牌改成了:“通訊產品表面護理中心”,自那以后,他的攤位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好多人找他進行通訊產品表面護理,我曾在他攤上問過幾個他的金主爸爸,這邊攤位這么多,你們是如何做到一眼選中他攤位的,他的爸爸們說;“雖然不知道他招牌上的具體含義,但感覺應該很厲害就來了”。
那時我還太年輕,以為只有我朋友這個行業有那么多大聰明,能夠在本質不進行創新的情況下想著辦法拿捏客戶。
直到我接到很多電話咨詢,他們說;
為什么你的電子導視軟件里沒有“人工智能AI導航引擎功能”?
為什么你的電子導視軟件里沒有“停車系統智能互聯功能”?
為什么你的電子導視軟件里沒有“人工智能AI導航引擎功能”?
為什么你的電子導視軟件里沒有“全場景智能路線導航功能”?
為什么你的電子導視軟件里沒有“主動式AI廣告推薦功能”?
諸如此類,如果他們不是客戶,我真的很想問問他?你要不要聽聽看你在說什么?
其實,這些功能我們都有,只是我們一直用的是最樸素的語言來形容,下面開始翻譯;
1、“人工智能AI導航引擎功能”等于人臉識別登錄功能,這個功能來源于運營方的會員系統,其實作為導視軟件,我們只是把現有的人臉登錄功能進行對接,讓訪客能夠在導視軟件查詢機上進行會員系統功能的操作。
2、“停車系統智能互聯功能”,這個功能也就是商城停車系統對接到電子導視軟件的查詢機上,讓訪客能夠在導視軟件查詢機上進行停車系統功能的操作。
3、“人工智能AI導航引擎功能”,這個功能就是多路線推薦導航,當查詢了一個室內位置后,系統生成兩種路線給客戶選擇,一種路線是乘坐直梯、另一種是乘坐扶梯。
4、“全場景智能路線導航功能”,這個功能是指將商城的外圍路線進行標注,讓訪客能夠知道周邊的交通情況,說的再直白點,就是標注一下周邊的公交站和高鐵站。
5、“主動式AI廣告推薦功能”,這個功能是利用機器加一個人體傳感器來實現廣告自動播放的功能,比如當感應器感應到有人在機器1米的范圍內時就開始播放廣告,如果一米之內沒人,那就開始停止播放廣告。
說到這里,其實感覺心很累,電子導視軟件的核心是為了解決一個很簡單的室內導航需求,但同行們的名稱創新有可能會破壞這個行業的客戶體驗感。
總而言之,你們整挺好,建議下次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