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2-21 16:10:05
浪涌保護器SPD是一種用于防止雷電和其他外界干擾引起的電氣設備損壞的裝置。浪涌保護器的選型和安裝需要根據不同的接地方式來進行,以達到最佳的保護效果。地凱科技介紹常見的三種接地方式:IT系統、TT系統和TN系統,以及它們的特點和適用范圍。然后,根據不同的接地方式,分析了浪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參數選擇和安裝位置等要點。最后,給出了一些浪涌保護器的選型和安裝的注意事項和建議。
一、接地方式的概念和分類
接地方式是指電源系統中性點與地的連接方式,以及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與地的連接方式。接地方式的不同,會影響電氣設備的運行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以及雷電防護的效果。根據GB5005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低壓配電系統有三種接地形式,即IT系統、TT系統和TN系統。
IT系統是指電源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或通過高阻抗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點在電氣上獨立于電源端的接地點。IT系統的特點是單相接地故障時,系統不會跳閘,可以繼續運行,適用于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的場合,如醫院、航空、航海等。但是,IT系統的缺點是故障難以定位,且當發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時,會造成短路,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
TT系統是指電源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點在電氣上獨立于電源端的接地點。TT系統的特點是接地電阻小,接地故障時,可以快速切斷故障電路,保護人身安全,適用于對人身安全要求高的場合,如居民住宅、公共建筑等。但是,TT系統的缺點是接地電流大,可能引起過電壓,對電氣設備造成損壞。
TN系統是指電源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與電源端接地點有直接電氣連接。TN系統又分為三種類型,即TN-C、TN-S和TN-C-S。TN-C是指中性線和保護線合并為一條線,稱為PEN線。TN-S是指中性線和保護線分開。TN-C-S是指前部分為TN-C方式供電,后部分從PEN線中分出N線和PE線。TN系統的特點是接地故障時,可以利用中性線或PEN線作為回路,實現快速斷路,適用于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合,如工業、商業等。但是,TN系統的缺點是接地電阻受線路長度和截面的影響,可能造成保護失效或誤動作。
二、地凱科技不同接地方式下的浪涌保護器選型和安裝
地凱科技DK浪涌保護器是一種用于防止雷電和其他外界干擾引起的電氣設備損壞的裝置。浪涌保護器的選型和安裝需要根據不同的接地方式來進行,以達到最佳的保護效果。以下是不同接地方式下的浪涌保護器選型和安裝的要點。
1. IT系統
IT系統由于沒有中性線,或者中性線通過高阻抗接地,因此只需要在相線和PE線之間安裝浪涌保護器,實現共模保護。浪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為3P,即三個相線對PE線各接一個浪涌保護器。浪涌保護器的參數選擇應根據被保護設備的最大允許過電壓和最大放電電流來確定。浪涌保護器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靠近被保護設備,以減少引線長度和阻抗,提高保護效果。浪涌保護器的接地線應與PE線連接,且接地線的長度應盡量短,截面積應盡量大,以保證良好的接地效果。
2. TT系統
TT系統由于電源端和負載端的接地點是獨立的,因此需要在相線和PE線、N線和PE線之間分別安裝浪涌保護器,實現共模和差模的保護。浪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有兩種,一種是4P,即四個相線對PE線各接一個浪涌保護器,另一種是3P+N,即三個相線對N線各接一個浪涌保護器,N線對PE線再接一個浪涌保護器。兩種接線形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浪涌保護器的安裝位置,即是安裝在漏電保護器的電源側還是負荷側。如果安裝在漏電保護器的電源側,應采用3P+N的接線形式,以避免相線和PE線之間的直接連接造成漏電保護器的誤動作。如果安裝在漏電保護器的負荷側,可以采用4P的接線形式,以提高保護效果。浪涌保護器的參數選擇應根據被保護設備的最大允許過電壓和最大放電電流來確定。浪涌保護器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靠近被保護設備,以減少引線長度和阻抗,提高保護效果。浪涌保護器的接地線應與PE線連接,且接地線的長度應盡量短,截面積應盡量大,以保證良好的接地效果。
3. TN系統
TN系統由于電源端和負載端的接地點是直接電氣連接的,因此只需要在相線和PE線之間安裝浪涌保護器,實現共模保護。浪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有兩種,一種是3P,即三個相線對PE線各接一個浪涌保護器,另一種是3P+N,即三個相線對N線各接一個浪涌保護器,N線對PE線再接一個浪涌保護器。兩種接線形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浪涌保護器的安裝位置,即是安裝在漏電保護器的電源側還是負荷側。如果安裝在漏電保護器的電源側,應采用3P+N的接線形式,以避免相線和PE線之間的直接連接造成漏電保護器的誤動作。如果安裝在漏電保護器的負荷側,可以采用3P的接線形式,以提高保護效果。浪涌保護器的參數選擇應根據被保護設備的最大允許過電壓和最大放電電流來確定。浪涌保護器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靠近被保護設備,以減少引線長度和阻抗,提高保護效果。浪涌保護器的接地線應與PE線連接,且接地線的長度應盡量短,截面積應盡量大,以保證良好的接地效果。
三、地凱科技浪涌保護器的選型和安裝的注意事項和建議
根據不同的接地方式,浪涌保護器的選型和安裝有一些共同的注意事項和建議,如下:
浪涌保護器的選型應根據被保護設備的電氣特性、電源系統的電壓等級、雷電活動的強度等因素來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額定電壓、最大放電電流、保護電壓等參數,以及相應的接線形式和安裝位置。
浪涌保護器的安裝應遵循“分級保護”的原則,即在電源系統的不同位置,安裝不同等級的浪涌保護器,形成一個分級保護的網絡,以提高保護效果和可靠性。一般來說,電源系統可以分為三個保護區,即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三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是指電源進線端,需要安裝一級浪涌保護器,以承受雷電直擊或感應的強大沖擊。二級保護區是指電源分支線端,需要安裝二級浪涌保護器,以減小一級浪涌保護器的殘余電壓對下游設備的影響。三級保護區是指電氣裝置的進線端,需要安裝三級浪涌保護器,以保護電氣裝置免受過電壓的損壞。
浪涌保護器的安裝應注意引線的長度和截面積,以減少引線的阻抗和電感,提高保護效果。一般來說,引線的長度應不超過0.5米,截面積應不小于10平方毫米。如果引線的長度超過0.5米,應在引線上安裝衰減器或補償器,以降低引線的影響。
浪涌保護器的安裝應注意接地的質量,以保證浪涌保護器的正常工作。一般來說,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歐姆,接地線的長度應盡量短,截面積應盡量大,接地線與PE線應盡量平行,接地線與其他金屬部件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引起接地回路或接地干擾。
地凱科技浪涌保護器的安裝應注意與其他保護裝置的協調,以避免造成保護失效或誤動作。一般來說,浪涌保護器應與漏電保護器、過電流保護器、過電壓保護器等配合使用,以實現綜合保護。浪涌保護器與漏電保護器的協調,主要是避免浪涌保護器的直接接地造成漏電保護器的誤動作,因此應采用3P+N的接線形式,或者在浪涌保護器和PE線之間安裝隔離開關。浪涌保護器與過電流保護器的協調,主要是避免浪涌保護器的短路或故障造成過電流保護器的動作,因此應在浪涌保護器的電源側安裝熔斷器或斷路器,以實現過載和短路的保護。浪涌保護器與過電壓保護器的協調,主要是避免浪涌保護器的保護電壓高于過電壓保護器的動作電壓,造成過電壓保護器的失效,因此應選擇合適的保護電壓,或者在浪涌保護器和過電壓保護器之間安裝隔離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