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實踐教育基地-普法實踐教育基地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23-9-22 10:33:03
在我國,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主要表現在:、任何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言行,不允許有“特殊公民”存在。第二、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違反國家法律,就要負法律責任。

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主要圍繞“1+3”思路建設,即由“一個青少年權益保護中心"統籌管理“12355 青少年服務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心理咨詢室”3個服務平臺。

現在的中小學生教育不但要滿足在教室里傳遞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利用好教室以外的空間,在有限的校園空間內,傳遞其他生活知識。其中,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就是重中之重。
因此,必須把交通安全教育作為學校空間規劃的落腳點,將安全教育課程化,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并掌握的技能,把校園空間的價值與意義發揮到。
交通安全教學場所在很多學校也有開展,但大多數都脫離實際情況應用。校園的交通安全設施的參與對象主要位在校中小學生,參與交通的方式基本為步行的未成年人,交通安全基地就應該堅定“以行人為中心而設計”的,在設計中考慮到將人行道、盲道、紅綠燈、斑馬線、禁止翻越圍欄以及涉及未成年人需要了解和知道的報警、知識為主。
根據學齡兒童年齡特征、校園實際空間環境等因素,將六個年級學生分為三個學段,地規劃學校教育空間,呈現出一個教學內容清晰,目標明確的開放式的交通安全課堂。具體思考如下:

充分運用現代自動化技術、聲光電效果,通過圖片案例、實物模型展示、語音播放、場景模擬、互動體驗、答題闖關等方式,讓青少年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猶如身臨其境,親自參與、親身體驗、親歷過程,集趣味性、知識性和教育性為一體,讓青少年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無形學到知識、接受教育,打破了以往教育基地的參觀模式讓參觀體驗活動變得豐富、生動、有趣,對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教育效果明顯。
免責聲明:該文由陜西智小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數字展示在線系信息發布平臺,數字展示在線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