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1-6 17:13:00
現代化展館裝修-多媒體稅務展廳裝修
當今社會,由于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較快,相對于傳統戲曲而言,流行音樂更受當今社會大眾們的歡迎,傳統戲曲的繼承與弘揚也面臨著較大的難題,然傳統戲曲中卻有我們不容忽視的精神財富及其魅力,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起傳統戲曲的傳承,直到現代多媒體聲光電數字舞臺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傳統戲曲的表現形式,也令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傳統戲曲。
近日,在武漢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上,不少劇目打破以往“一桌兩椅”傳統布景,開始綜合運用多種聲光電等現代技術,以創造時空,表情達意,刻畫人物,烘托氣氛,激發了不少年輕觀眾對傳統戲劇的興趣。
11月21日至22日,廣西戲劇院桂劇《赤子丹心》在湖北劇院連演兩場。整場演出,觀眾不見道具師傅的身影,道具“自動”替換,不知不覺中完成劇情轉場,有年輕觀眾驚嘆:“沒想到看戲也能像看電影一樣!”
舞臺布景“全自動”
這些年,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舞臺道具和現代聲光電的使用,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像武漢人藝創排的大型話劇《董必武》,就在舞臺上搭建起一座三層樓的房子,通過舞臺360度旋轉和燈光切換,全劇的時間、空間根據劇情變化不斷切換。
本屆南方會演,桂劇《赤子丹心》、黔劇《天渠》等地方戲曲會演中,劇組通過LED屏和實景道具組合,讓觀眾身臨其境。
戲曲唱腔等傳統文化元素需要傳承,不應刻意求新,但戲曲舞臺完全可以與時俱進!拔覀兊霓D場是無縫對接。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如果還是人工搬運場景道具,演出中就會熄燈,這使得劇情被切割,會影響觀眾的看戲體驗。30秒轉場黑幕已經很長了,如果超過1分鐘,觀眾就會坐不住,通過車臺裝置,我們實現了對舞臺的控制!毕嚓P人員介紹道。
該劇舞臺設計的另一個創新,是運用投影儀來營造主角黃大年在海上實驗室和工作間的效果。實際操作時,道具師傅只用組裝輕便的灰色推拉片,投影儀將圖像直接投影在推拉片上即可,既營造了戲劇環境,也減少了道具組在舞臺布景上的消耗。
戲迷看過《赤子丹心》后說:“戲曲舞臺的創新滿足了我們年輕觀眾的審美,這種變化對市場拓展很有幫助。”
現代化展館裝修-多媒體稅務展廳裝修
現代化展館裝修-多媒體稅務展廳裝修
戲曲也有“3D”版
除黔劇、桂劇,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也采用了LED屏等多種技術,不斷變幻的舞臺光影為戲曲錦上添花。
黔劇《天渠》在武漢劇院上演時,道具組運來多塊LED屏,拼接成一個長近20米、高近8米的大屏幕作為劇目背景,與舞臺實景巧妙搭配,演員置身在縱深感極強的環境里,觀眾也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果劇場有條件,觀眾可以看到‘3D’版本的《天渠》呢!”《天渠》道具組工作人員不無遺憾。他口中的“3D”,指的是在觀眾席上空布置水霧噴灑裝置,當劇中水渠貫通時,噴灑裝置啟動,觀眾能感受到逼真情景。據了解,“3D”版本的《天渠》在外地演過兩場,觀眾感覺意猶未盡。
“出將入相的戲臺早就發生了改變。”廣西戲劇院桂劇團團長坦言,上世紀80年代后,隨著戲曲題材的豐富,戲曲人也在不斷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優點,以讓傳統戲曲舞臺更有吸引力。在全國各大劇團改制時,戲曲人面臨直接的生存壓力,要在市場上獲得年輕觀眾青睞,必須有所革新,除加快劇目演出節奏外,現代聲光電的運用必不可少!白屧絹碓蕉嗟哪贻p人看戲曲,傳統戲曲才能更好地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開始運用數字化聲光電多媒體技術,如書法字畫、民族服飾、古詩詞、古建筑、戲曲文化等等,多媒體技術將聲、圖、文、視頻等媒體融入,使傳統文化具有更好的視聽效果,舞美視覺舞臺的表現形式能滿足觀眾的視覺沖擊,科技化的展現形式更能激起觀眾的好奇心,只有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歡上傳統文化,才能從而達到傳統文化繼承及發展的目的。
現代化展館裝修-多媒體稅務展廳裝修
免責聲明:該文由重慶市七全七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數字展示在線系信息發布平臺,數字展示在線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