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5-29 15:20:05
青州市博物館概況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益都縣博物館始建于 1959 年,原址系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的宗祠改建。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首批8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唯一的縣級綜合性博物館。2017年與云門山、古城組成青州古城旅游區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青州市新博物館于2023年5月15日開放,總建筑面積50934平方米,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思成弟子張錦秋主持設計,采用漢唐風格,突出中國傳統建筑的“高臺,闕樓,坡屋頂”特色,用現代設計手法進行抽象簡練。分為展覽區、藏品庫房區、技術保護區、公共服務區、辦公區、管理設備區等六大功能區,具有文物保護、陳列展覽、科學研究、休閑娛樂等功能,為國內外觀眾參觀展覽、學術交流、科學研究、教育休閑提供良好的學習參觀環境。
青州市博物館館藏各類文物 5 萬余件,國家珍貴文物 3000 余件,新館展覽區分為青州歷史展廳、龍興寺佛像展廳、有鄰衡王府展廳、香山漢墓陶俑展廳、石刻藝術展廳、陶瓷展廳、書畫展廳和臨時交流展廳等8個展廳,通過大量圖片、文字以及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讓觀眾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內涵。其中明萬歷二十六年趙秉忠殿試卷填補了我國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為海內外孤本;東漢“宜子孫”玉璧和戰國玉人是罕見的玉器珍品;香山漢墓陪葬坑出土的彩繪陶器、陶俑是目前我國同時期同類文物中彩繪保存最好的。最著名的藏品是 1996 年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的 400 余尊佛教造像,時間跨越北魏至北宋,長達 500 年。這批造像數量多、品種全,雕刻精美、貼金彩繪保存完好、跨越時間長,引起海內外的高度關注,先后被評為“1996 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 20 世紀 100 項考古大發現”,被稱為改寫東方藝術史的杰作。其先后多次到國內外著名博物館舉辦大型專題展,成為青州走向世界的橋梁,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所到之處,讓人嘆為觀止。
自 2009 年免費開放以來,青州市博物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先后榮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5 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信息化工作優秀基地、山東省佛教考古與佛教藝術重點學科、省古籍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省十佳博物館、省服務名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青年文明號、省國防教育基地先進單位、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青州工作站、省陶器彩繪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等稱號。龍興寺佛教造像精品陳列榮獲“第十屆(2011—2012 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優秀獎”,保衛科被省公安廳授予“集體二等功”,2021年3月12日青州市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評為“國家級第七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也是濰坊市唯一一家獲批此試點項目的單位。近年來,青州市博物館觀眾接待量逐年增加,在傳播青州歷史文化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