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9-8 11:44:00
MicroLED是新一代顯示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LED(發光二極管)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可以讓LED單元小于50微米,與OLED一樣能夠實現每個像素單獨定址,單獨驅動發光(自發光)。它的優勢在于既繼承了無機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又具有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特性,體積小、輕薄,還能輕易實現節能的效果。
而Mini LED又名「次毫米發光二極管」,最早是由晶電所提出,意指晶粒尺寸約在100微米以上的LED。Mini LED是介于傳統LED與Micro LED之間,簡單來說是傳統LED背光基礎上的改良版本。
● 結構原理
從結構原理上看,Micro LED更簡單,但是它最大的難題就是眾所周知的巨量轉移,如何將LED做得微小化,需要晶圓級的技術水平。比如4K級別的Micro LED熒幕,需要2488萬個以上的LED高度集成。
● 制程
從制程上看,Mini LED相較于Micro LED來說,良率高,具有異型切割特性,搭配軟性基板亦可達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采用局部調光設計,擁有更好的演色性,能帶給液晶面板更為精細的HDR分區,且厚度也趨近OLED,同時具有省電功能。
● 應用
由于晶粒尺寸存在差異,從應用上看,兩者的應用領域也就有所不同。
一般的LED芯片以照明與顯示器背光模塊為主;至于Mini LED則以HDR、異型顯示器等背光源應用為訴求,適合應用于手機、電視、車用面板及電競筆記型計算機等產品上;至于Micro LED,其應用概念跟前兩者則完全不同,將會是一種全新的顯示技術,可應用在穿戴式的手表、手機、車用顯示器、擴增實境/虛擬實境、顯示屏及電視等領域。
● 優勢
從優勢上看,Micro LED的優勢在于既繼承了無機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又具有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特性,體積小、輕薄,還能輕易實現節能的效果。而Mini LED則以HDR、異型顯示器等背光源應用為訴求。
● 量產
從量產上看,相比Micro LED,Mini LED技術難度更低,更容易實現量產,可使用大部分既有的生產設備來進行量產,且可以大量開發液晶顯示背光源市場,產品經濟性更佳。
▲Mini LED與Micro LED量產差距
總體來說,Micro LED對于畫質來說會有質的提升,是下一代的革命性顯示技術,但是目前技術方面依然不夠成熟。而Mini LED則是LED背光的改良版本,不過依然可以大幅提升現有的液晶畫面效果,同時成本相對比較容易控制,也有望成為市場的主流。
未來兩三年Mini LED市場前景看好,Micro LED未來將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