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從小里說,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說,這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 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博物館、科技館本身是科普氛圍濃厚的展覽展示場所,在這樣的基礎上,運用虛擬現實、新型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所要展示的信息更為高效地傳達給觀眾,同時也提升展館的檔次和格調。
博物館多媒體展覽陳列的設計原則
通過對視頻、音頻、動畫、圖片、文字等媒體加以組合應用,深度挖掘展覽陳列對象所蘊含的背景、意義,實現普通陳列手段難以做到的既有縱向深入解剖,又有橫向關聯擴展的動態展覽形式,促進觀眾視覺、聽覺及其他感官和行為的配合,創造嶄新的參觀體驗,提高其觀賞、探索的興趣,從而最大程度領略展覽設計者的意圖,形象生動的多媒體展覽陳列已成為博物館展覽陳列藝術中一種新興的重要表現形式。
毫無疑問,多媒體展覽陳列是博物館未來展覽的方向,但是這種文化事業與科技產業的協同創新,對于博物館來說還是一個處于探索階段的新課題,涉及到各學科知識、成果的綜合運用,尤其是歷史文化類博物館,不僅要考慮各種前沿展示技術的應用,還必須考慮所運用的技術手段、設備和所要表現的歷史文化內容、總體展覽形式環境之間的和諧與相融。究竟博物館應當如何設計自己的多媒體展陳呢?
在這里,華堂科技根據多年研發、設計、實施不同類型城市規劃展覽館、企業展館、博物館的經驗,提煉出以下多媒體展陳設計應當遵循的一般性原則,權供博物館設計自己的多媒體展陳時參考。
|
三維數字投影沙盤又稱數字沙盤投影系統、虛擬三維數字沙盤,虛擬電子沙盤分為實體模型與虛擬影像相結合及全虛擬兩種。 所謂投影沙盤就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三維圖像模型,借助投影顯示設備或其他顯示設備把計算機上的三維或四維圖形圖像模型顯示到臺面上。
三維投影沙盤主要優勢表現為:不受場地限制;表現效果更為優美、逼真,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帶給參觀者極大的信息量和一種融入體驗式交互真實感。 |
|
華堂科技自主研發的智能型虛擬講解系統具有無線感應點播模式,參觀者每走到一個分展廳,智能虛擬講解系統將會自動講解,參觀者可以自動收聽到景點的概況。本產品可為貴單位量身定做,使用無線感應功能滿足參觀者智能講解的需求,單機可以支持中文語音講解、英文語音講解、韓語語音講解等多達20種語言的講解,可以為參觀者提供國家級播音員的講解服務,在方便了參觀者和工作人員的同時又可為展館錦上添花,本產品受到了廣大客戶的普遍認可和歡迎。 |
博物館多媒體開發--360°成像 | |
![]() |
全息立體成像系統柜體的外觀時尚美觀,極具科技感 。其頂端四面透明,真正的空間成像色彩鮮艷,對比度、清晰度都非常高,空間感、透視感很強。柜體上方形成的空中幻象中間可結合實物,實現影像與實物的結合。 全息立體成像系統可做成全息幻影舞臺,進行產品立體360度的演示、真人和虛幻人同臺表演、科技館的夢幻舞臺等各類互動展示。全息立體成像系統還可以配加觸摸屏,在現場實現與觀眾的互動。這樣,觀眾就能既形象又深入地了解展示的產品性能。 |
博物館互動展項--百米長卷 |
|
|
華堂科技自主研發的百米長卷又稱互動卷軸。能夠形象、多方位的展示歷史、發展歷程等以時間為線索的信息,通過雙手移動、拉伸時間軸即可輕松瀏覽各個時間點上的事件。時間跨度由世紀、年代、年、月至日,通過時間軸的伸縮變化可以在各個時間跨度間自由切換。 |
互動博物館展項--環幕影院 | |
![]() |
360 度環幕影院采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多投影機同步播放方式,幕布半徑可根據場地情況進行實際設計,放映時由9臺或多臺投影機同步進行影片的播放,配合我公司融合主機的影像邊緣融合技術和曲面校正系統進行多畫面間的接縫處理,配合多路立體聲,使觀眾如身臨其境,感受到豐富的藝術效果。 360 度環幕影院適合環境類的仿真展示,使進入空間的人們猶如真實的處于過去或未來的城市、公園、荒漠等各種場景,身臨其境的體驗著過去與未來的環境、生活等情況。360 度環幕影院可真實的模擬城市、街道、花園等自然環境,觀眾有身臨其境的真實的體驗 ,適合大型的環境仿真,視聽觸覺效果好。 |
博物館互動體驗--鏡面互動 |
|
|
虛擬互動魔鏡是一款具有很好的形式感、設計感、科技感的互動產品,采用特殊材質鏡面玻璃作為投影介質,投影機背投架設,加上互動傳感系統及互動數字內容相結合的的整合技術。本身是一面鏡子,同時還能看到高畫質投影的圖像,亦可觸摸鏡子表面,鏡面內的投影內容會被觸發并形成互動,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 |
現代主題互動博物館--球形投影 | |
|
內投球幕是針對現有圖像投影機平面投影的技術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新穎的、先進的,在球形屏幕上顯示圖像的投影裝置。通過這種新穎的球形展示方式逼真的展示自然科學現象和科學技術成果達到傳播、普及科學知識的目的。
北京華堂觸控自主研發的內投球球體外形極富合宇宙天體的外型,在表現宇宙天體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只要我們把描述諸如:行星、衛星、太陽等天體的片子用此內投球展示出來,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天體,向人們逼真的展示宇宙的奧秘。 |
博物院互動展示--多點觸控桌 | |
![]() |
“多點觸控”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交互顯示技術,它可以使用用戶用手指直接觸摸顯示屏幕上的內容從而對計算機進行操控。相比僅支持單點觸點的傳統觸摸屏具有很多優勢。
多點觸控交互屏幕融合物理光學,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先進研究成果,具有高度的知識含量,可廣泛運用在軍事、教育、文化、商業、娛樂等各項領域,是領跑下一代自然交互計算機概念的前沿產品。 |
博物館交互設計-- 多媒體故事墻 | |
![]() |
多媒體故事墻主要是通過紅外感應技術,檢測參與者的運動區域,從而實現虛擬人物與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在一個角落的墻壁上,沉睡著幾張您熟悉的名人的臉龐,當觀眾走近這些名人時,偉人的光輝一生的傳奇經歷一幕幕展現在觀眾面前。互動樹:互動游戲一種,墻壁上投射出一棵三維立體的大樹,地面上有其倒影,觀眾在地面上樹的倒影上行走可以觸發墻壁上三維立體大樹的不同部位,進而在墻壁上的上顯示不同動畫內容。 |
博物館交互技術--4D動感影院 | |
|
4D影院是從傳統的立體影院基礎上發展而來,相比較于其他類型影院,具有主題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畫面沖擊性強等特點和優勢。隨著影娛樂技術的發展和娛樂市場的需求,人們不僅將震動、墜落、吹風、噴水、撓癢等特技引入3D影院,還根據影片的情景精心設計出煙霧、雨、光電、氣泡、氣味等效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體驗,這就是當今十分流行的4D影院。由于觀眾在觀看4D影片時能夠獲得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全方位感受,近年來4D影院的發展非常迅猛。 |
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球形投影 | |
![]() |
外投球幕是針對現有圖像投影機平面投影的技術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新穎的、先進的,在球形屏幕上顯示圖像的投影裝置。通過這種新穎的球形展示方式逼真的展示自然科學現象和科學技術成果達到傳播、普及科學知識的目的。
北京華堂觸控自主研發的內投球球體外形極富合宇宙天體的外型,在表現宇宙天體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只要我們把描述諸如:行星、衛星、太陽等天體的片子用此內投球展示出來,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天體,向人們逼真的展示宇宙的奧秘。 |
博物館虛擬展示技術--虛擬漫游 | |
![]() |
◎ 建立在高精度的三維場景上 ◎ 承載海量數據,運行效率高 ◎ 開放型系統架構,重視社會分工,讓不同的用戶使用到最合適的軟件 ◎ 打通部門之間的溝通障礙,讓工作流程更加高效快捷 ◎ 讓城市規劃擺脫生硬復雜的二維圖紙,使設計和決策更加準確 ◎ 可由用戶自己進行SDK二次開發,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功能定制 ◎ 輔助于城市規劃領域的全生命周期,從概念設計、方案征集,到詳細設計、審批,直至公示、監督、社會服務 |
![]() |
|
博物館 多媒體軟件開發 360全息成像 | 博物館 多媒體制作 3D影院系統 |
![]() |
|
博物館 交互多媒體 背投全息互動 | 博物館 定制多媒體 多媒體沙盤全息演示系統 |
博物館 多媒體互動展項 觸摸屏控制拼接大屏 | 博物館智能化設備 磁懸浮系統 |
![]() |
|
數字化博物館展品 地面投影 地圖 | 數字化博物館展項 多通道折幕系統 |
![]() |
|
博物館多媒體陳列 光纖燈互動演示 | 博物館設計制作互動展示 互動半景畫 |
![]() |
|
博物館展覽展示多媒體技術 互動魔鏡 | 多媒體博物館 場景媒體展示 |
![]() |
![]() |
博物館信息化建設 球幕演示系統 | 博物館展覽展示 時光隧道 |
![]() |
|
多媒體互動設備 博物館 投影環幕系統 | 主題博物館多媒體展示 虛擬單車漫游 |
![]() |
![]() |
博物館 多媒體設計實施方案 虛擬翻書 | 博物館 多媒體展覽陳列 虛擬劃船 |
![]() |
|
博物館數字展示系統 虛擬駕駛系統 | 博物館多媒體軟件公司 虛擬演播室 |
![]() |
![]() |
博物館多媒體實施公司 異形車體投影系統 | 虛擬博物館多媒體 開發 增強現實--AR系統 |
![]() |
|
博物館展示系統定制開發 增強現實--移動終端 | 博物館多媒體系統定制開發 桌面互動 |
![]() |
|
博物館多媒體開發平臺 簽名系統 | 博物館展館布展多媒體 電子霧幕 |
![]() |
![]() |
現代多媒體博物館 多屏聯動 | 三維博物館數字化建設 多通道異形投影大屏系統 |
![]() |
|
虛擬數字博物館 幻影成像 | 博物館多媒體陳列 監控大屏演示系統 |
![]() |
|
博物館交互式設計 簽名系統 | 博物館多媒體策劃 墻面互動卷軸樣式 |
![]() |
![]() |
博物館多媒體設計實施公司 穹幕4通道 | 數字多媒體集成展館 全息互動 |
![]() |
|
博物館虛擬數字展項 虛擬拍照系統 | 數字博物館展示手段 折幕系統 |
![]() |
![]() |
博物館 交互多媒體 智能電控玻璃幕系統 | 博物館 互動多媒體 智能電控玻璃幕系統 |
![]() |
![]() |
數字文物展示 半景畫系統 | 交互式博物館 沙盤弧幕系統 |
博物館 交互體驗 智能家居系統 | 博物館交互展示 智能家居展示系統 |
![]() |
|
數字博物館交互設計 投影互動感應系統 | 博物館 交互性展示 沉浸式互動投影系統 |
![]() |
|
博物館 科普展項 沉浸式互動投影系統 | 博物館互動展示 透明觸摸屏 |
![]() |
![]() |
蔡功時殉難地博物館 虛擬翻書 | 博物館交互式數字體驗 三通道立體演示系統 |
博物館多媒體展覽陳列的設計原則
一、 一切從展品出發
多媒體展陳真正要展示的是展品本身,而不是技術手段。
這就要求在設計之前形成完整的、貼切的展覽設計理念。展覽設計理念的形成源于對展覽內容的理解,是對展覽內容、觀眾心理、展館環境等因素合理的、綜合的把握。多媒體展陳的設計、實施必須以得到確認的展覽設計理念為指導。
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具有不同的展覽設計理念。科學技術類博物館所展示的是科學原理、技術手段的發現、發明和應用,多數的展品就是在科學原理指導下形成的設備本體,觀眾對科學理論、技術的理解多數是通過作為展品的設備的解析、運行而得到的。因此在大多數的科技類博物館中多媒體展陳的應用引入了大量的技術設備,直接來表現這些設備中所蘊涵的科技原理。而歷史文化類博物館中多媒體展陳的成功實現應基于對“科技、藝術、文化”的深刻理解之上,融合環境、內容所形成的氛圍,淋漓盡致地表現文物所表征的文化的面貌與進程,滿足觀眾對展覽體驗、探索、獵奇的訴求。
在每一個多媒體展陳項目中,我們都需要具體分析展覽的特點,明確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點,真正做到畫龍點睛,力求技術應用與內容表現達到無縫融合,使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沒有技術手段應用的突兀感,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多媒體技術所表達的展覽環境中。
二、 以觀眾為中心
觀眾是博物館得以存在、發展的主要因素,博物館多媒體展覽陳列必須確立自己服務理念:一切以觀眾為中心,站在觀眾立場為觀眾提供服務。
樹立這一觀眾為先的理念,對于多媒體展陳來說意味著必須在各種參觀環境中,包括群體參觀環境、個體參觀環境、網絡參觀環境,在展覽和觀眾之間創造出一種互動激發關系,幫助博物館做到在服務上領先一步,增加觀眾資源的保持力。
群體參觀環境——存在于實體博物館展廳之中,在可控狀態下與展品實體、數據相結合,匯聚音視頻、信息技術、自控技術的線性動態展示環境。在這種群體參觀環境中,集體行為的一致性是第一要素,缺乏互動能力,在與觀眾的界面上,重點是表達簡潔、有沖擊力、行為安全,在后臺技術界面上,重點是自動化程度高、維護成本低、可調整性強。
個體參觀環境——存在于實體博物館展廳之中,在交互狀態下與展品實體、數據相結合,匯聚音視頻、信息技術、自控技術的互動展示環境。在這種個體參觀環境中,觀眾可以長時間地關注某個問題,因此在這類展陳裝置中,需要深入地闡述、詮釋、引申展覽內容,具備個性化內容定制、交互操作,具有完善的信息交流、輸出和服務功能,并要充分考慮裝置的堅固性、安全性、易用性和可恢復性。
網絡參觀環境——存在與網絡中的、在交互狀態下的,與展品影像、數據相結合的,匯聚音視頻、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遠程互動展示和服務環境。在這種環境中發生的多數是個體參觀行為,和實體展館中個體參觀環境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所操作的是個人自備的信息終端,其性能千差萬別,有可能是多媒體計算機,也有可能是智能手機,因此需要充分考慮多媒體展覽軟件的兼容性、可移植性、簡捷性。
三、 為展示效果確立目標
取得效益是設立展覽的根本目的,在多媒體展陳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分析技術的應用點,把握住內容和技術的無縫結合,打通盈利的技術關節,取得直接效果、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成功。
體驗式的新奇而深刻的參觀,對于觀眾而言,這是直接的感受,也是多媒體展陳最直觀的效果。只有對展覽的內容具有深刻的文化理解,對多媒體技術具有熟練的駕馭能力,充分領會展陳設計人員的藝術創意,綜合分析影響展覽的各類外部因素,才能使多媒體展陳和整體展覽相得益彰地融合在一起,促進觀眾的參與、理解和思考。
向觀眾傳遞過往歷史發展過程的信息、啟迪對未來社會發展方向的思路,提升、增強觀眾的素質修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則是多媒體展陳重要的社會效益。同時,多媒體展陳不僅能加強展示的效果,還能調動起觀眾參與的興趣,構建良好的盈利平臺。通過多媒體展覽推出元素統一、貫徹各個環節的代言形象,逐步創立博物館自有品牌,開發涉及紀念、知識、趣味、游戲類產品,拓展營收空間,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包裝、管理各類公共空間,樹立形象、創立品牌,帶動衍生產品的開發,構建娛樂休閑空間,形成新型的市民高層次休閑娛樂場所。
四、 在技術上保持前瞻性
多媒體展陳是一個新興領域,設計發展的方向具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便可以給設計帶來重大的改變。相應地,博物館多媒體展覽陳列在技術應用上必須具有相當的前瞻性。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引入,都須根據展覽的傳播規律和內容表現的需要,歷經一個轉化和適應的過程。對于博物館來說,意味著可以在持續開發的、可拓展的功能模塊中進行更好的規劃,滿足觀眾的現時需求又具備進一步更新、替換、擴充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學科認識、技術進步、社會時政的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充分而美觀地展示內容的目的,又要留有擴充和調整的技術空間。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數字時代,新穎創意的實現有賴于技術的創新。在多媒體展陳中引入最前沿的數字媒體播控技術,全面擁抱科技所創造的新感知形式,不僅給觀眾帶來超感官的特殊體驗,溝通與互動的速度亦大大加快,甚至使得觀眾成為展陳的一部分,許多呈現的結果也都因為參與者的不同反應與操作而有所差異,為展陳項目塑造和詮釋全新的意義。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博物館展覽中,軟件設計是關鍵而繁復的任務。主要設計人員應較為精通計算機軟件、多媒體、網絡技術和文物專業知識,才能全面把握軟件的設計和制作。
博物館的陳列展出,主要是通過實物方式來進行的,這也是博物館的主要特色,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只是通過多方面的手段將實物展示地更為透徹、全面、因而,筆者始終認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陳列輔助手段,不能夠喧賓奪主。
博物館所面對觀眾的文化、知識背景,尤其是對計算機技術的了解差異極大,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多媒體展示臺中大量地使用大尺寸的觸摸屏式顯示器,以其操作的簡捷性來方便觀眾。我院在選擇這類設備時主要考慮了耐磨、防刮性和較高的分辨率。
多媒體軟件的設計首先要針對展覽主題和內容,盡量彌補傳統手段的不足。我院藝術陳列館中的青銅器陳列的場地相對較小,限制了陳列設計的發揮,多媒體展示臺就更多地展示了青銅文化的特點和器物,并且設立了 Internet連接,使觀眾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了解中國青銅文化的燦爛篇章。
其次,軟件展示內容應以頁面為單位,操作按紐或文字應顯著、明確、因為這類多媒體軟件不同于普通光盤類多媒體軟件,手指的操作方便性遠不及鼠標,所以滾屏、小按紐設計都應盡量避免。同時,一個頁面中以反映一個內容為宜,即將需要闡述的內容在單頁面內展示完整,并且,每個頁面中要有明確的導航標志。
第三,軟件的操作設計、平面風格要一致。一個大型的博物館,其陳列一般分為幾個展廳或相對獨立的部分,每個展廳內可根據展覽內容的需要布置一臺或多臺多媒體展示臺,每套軟件的操作設計應當統一,而平面風格在每套中需要保持一致,并且盡量和陳列風格統一,但并不需要每套多媒體軟件的平面風格都相同。這樣不會使觀眾在操作上產生太多的困難,同時在不同的展覽內容轉折中、求得軟件風格的變化,保持持續的參觀欲望。
免責聲明:該文由北京華堂立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數字展示在線系信息發布平臺,數字展示在線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