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17 18:27:17
聲音,在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每天在校時間約6-8小時。憑借聽覺器官接收語言信息是學生們基本的學習方式之一,清晰、平衡的音質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課程內容。而在現代化教育環境中,教學擴音器在教室中的位置對其發聲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這將直接危害到學生聽力健康,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
相關調查顯示:
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占66.5%,無法聽清老師講課的占70.3%,數據表明,教室聲環境影響學生記憶性學習、理解性學習、創造性學習。
在教室中,最理想的音箱擴聲效果應該能夠實現聲像定位、聲場均衡度和語音清晰度等方面的優化,從而使得教室內的聲場更加均勻,達到“近排不吵,遠排不小”的效果。因此,在教室中選擇合適的音箱安裝位置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教室音箱安裝位置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聲音感知習慣
聲音感知習慣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如果音箱位置設計不合理,可能會干擾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直接影響學習成績。
聽覺定位系統
雙耳時間差ITD:兩耳間的距離使聲波到達兩耳時產生的時間差
雙耳聲級差ILD:聲波到達雙耳的強度不同產生的聲壓水平差
由于我們的雙耳位于頭部兩側,耳廓形狀及頭部轉動都對聲源有定位作用。通常來說,我們在低頻使用時間差ITD來進行定位,在高頻使用聲級差ILD來定位。兩者結合共同了構成聽覺定位系統。
一般來說,大眾正常的交流習慣是聲音從前方傳來。如果聲音從腦袋后方傳過來,我們對于身后的聲源會習慣性地往后看,就會讓人沒有安全感。教室內的教學擴音器應該能夠確保學生清晰地聽到教師的聲音,并且避免音箱的直接聲音沖擊影響學生的聽覺感知。如果我們把音箱裝在教室中間,坐在前排的學生就會覺得整個聲場在腦袋后面,就好像老師在前,聲音在后,整個聽音匹配較差,影響學生聽課質量。
因此,為保證視聽統一,音箱聲源來自講臺及投影幕方向較為合理,也比較接近傳統課堂教學自然親切的聽覺習慣,更容易聚焦學生注意力。
2、聲場分布
聲場是指音頻在空間中的分布,包括聲源位置、聲音大小、混響等因素。一般來說,大多數學校教室混響較大且聲環境不佳。為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聽到教師的講解,通常需要使用揚聲系統等設備來調整聲場分布。由于缺乏專業的結構優化和聲學設計,如果設備安裝位置不當,易出現“近處聲音過大,遠處聲音不清晰”等問題,造成不均衡的聲場,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室聲場不均衡將直接降低后排學生聽課質量,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學生考試成績,加劇教學不公平現象,同時還會讓教師過度用嗓,提高患咽喉疾病的風險。根據《教室均勻聲場擴聲陣列系統技術規范》(T/ASCQ001-2023)團標,室內面積不小于100㎡的教室內,各學生座位測量點的穩態聲壓級最大值與最小值差值范圍應≤4dB。
3、安全性
當然,教學擴音器安裝位置還需要考慮到使用的安全性。每個學校每間教室的面積、層高、建筑材料均有不同,音箱長時間發聲引起振動,易產生松動,若設備未安裝在教室邊緣位置,且距離學生較近,就會有掉落風險,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也會增加老師和學生受傷的概率;另外,還需結合設備的重量考慮安裝條件,如天花板承重、打孔等諸多因素。
清聽聲學
全球聲學創新應用領軍者
清聽聲學率先在教室聲環境建設中引入均衡聲場概念,系統采用獨有定向聲算法和專業的音頻處理技術,減少聲音在天花板以及地面的聲音幅值,實現聲音在教室聽課區域的均衡傳播,達到前后排聲音的聲壓級差在±2dB以內,保證教室內前后排學生聽清授課內容。
清聽聲學教室均衡聲場系統通過獨有的SSADT(空間聲場陣列分布技術)技術,將聲音控制在教室指定高度的空間傳播,結合當代青少年身高、標準課桌椅高度以及青少年正常上課姿勢,讓聲音輕盈柔和的圍繞在師生頭部及耳部傳播。
自主控制:將聲音控制在指定空間傳播
清聽聲學教室均衡聲場系統是全球首款All-in-One一體化設計的教學級聲場系統,將揚聲系統、嘯叫抑制系統、混音器、信號處理器等合并于一體。教學擴音器可以安裝在教室正前方黑板任意的一側,距離師生較遠,無安全隱患。緊湊的外形、高度集成的音頻功能,同時減少了設備復雜性,使用更方便,一師一麥,減輕教師授課負擔。每個教室分配不同頻點,通過縮短對頻距離,使設備在1m范圍內可成功對頻,防止串頻的發生,抗干擾能力強。
未來,清聽聲學將不斷更新迭代技術水平,實現聲學+應用教育場景的持續升級,依靠前沿聲學技術和優質科技資源為青少年聽力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