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5G、云計算、VR、3D視覺傳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迭出,為文化內容生產、表現方式和消費場景提供了廣闊空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更是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這為加快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方向指引。
2018年,在中宣部、工信部、科技部、文旅部等國家部委關心指導下,率先舉辦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以下簡稱為“融交會”),成為全國首個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專題展會。
六年間,我們見證了無數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生動實踐,也逐步樹立行業發展的“風向標”與“指南針”。通過構建垂直行業的深度交流平臺,融交會不僅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還推動了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創新應用。從沉浸產業發展論壇的前沿探索,到典型應用場景展區的生動展示,再到產業鏈對接的精準高效,融交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文化+科技”的無限可能,為文化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
同時,融交會在服務市場主體、促進投融資合作、加強行業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超4430家市場主體的參與,不僅彰顯了融交會的廣泛影響力和號召力,更為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融交會累計交易額860+億元,線下行業觀眾累計超5.8萬人次;
213家投融資機構的積極參與,為文化科技項目的孵化與成長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285個商協會、262家文博場館、445+家文旅集團景區、49個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齊聚一堂,進一步拓寬了文化產業的合作領域與發展空間。
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文化科技融交會正式轉型升級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態大會,大會以“探索有效機制 發展新型業態”為主題,通過4場生態大會+4場業態大會+N場專題研討,構建全國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交流、對接、交易平臺。
生態大會不僅是全國范圍內率先響應并深入實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態、新業態的先鋒,也是目前全國唯一持續深耕、精準聚焦于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的行業生態盛會,大會期間同步發布文化科技融合“靈境風向標”八大系列示范案例,它們不僅是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更是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生態持續繁榮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10月23—24日
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態大會
主辦單位: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態大會組委會、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
聯合主辦: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區
支持單位: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
學術支持:江蘇文都創意城市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江蘇文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聯合承辦: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沉浸式文旅產業專業委員會
聯合支持:南京元宇宙產業協會
戰略媒體:新華網、三川匯文化科技
探討文化和科技融合趨勢
生態大會1:文化與科技融合趨勢大會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數字與人文的融合已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種融合趨勢與應運而生的新經濟對當下的經濟和文化格局提出了新的訴求與挑戰。
在即將舉辦的文化與科技融合趨勢大會現場,一批引領潮流的文化科技融合龍頭企業代表將攜前沿成果閃亮登場,與行業內的頂尖專家學者同臺獻智,共同探討這一融合進程中的機遇、挑戰與未來路徑。
大會現場將發布——
·《中國數字文化發展報告(2024)》
·2024文化和旅游領域科技創新應用教學案例榜單
·“靈境風向標”2024年度文化和科技融合十佳產品
其中,"靈境"一詞取自錢學森先生對虛擬現實技術的獨到命名,蘊含了中華文化的深邏和前瞻性的科技視野;"風向標"則象征著行業的最新動態和前沿趨勢,為行業發展提供明確指引。"靈境風向標"評選活動,正是在此雙重寓意的融合下應運而生,它以數字出版、文化遺產數字化、文化大數據與云計算、AI大模型、創意設計與數字藝術、數字演繹、智慧旅游等維度展開,這些產品不僅是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更是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生態持續繁榮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這一系列權威報告與榜單的發布,不僅是對文化和科技融合領域優秀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洞察與引領,為行業樹立了鮮明的“風向標”與“指南針”,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態的有效機制
生態大會2:文化和科技融合人才培養大會
【主題】培育創新人才 激發創造活力
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新趨勢下,人才成為推動生產力變革、文化繁榮發展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提出“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強調要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面對人民日趨多樣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高質量、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打破傳統思想和傳統模式桎梏,因此本次會議通過分享文化科技融合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旨在共同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快建設人才培養體系、豐富人才培育場景、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激發創造活力,培育發展動能,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的持續健康發展。
生態大會3: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數字化大會
【主題】數字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文化遺產數字化作為創新手段,正逐步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促進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橋梁。
活動將邀請來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圍繞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內容的智能挖掘與轉換、文化遺產的智慧管理和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等核心話題共同探討數字化時代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挑戰與機遇,分享數字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與實踐,推動“前沿科技+文化遺產”結合。
生態大會4:文化和科技融合投融資大會
【主題】投融資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重要部署,文化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為探索金融服務如何助力文化企業發展,大會將邀請文化、投融資、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家代表,聚焦“產業融合”和“上市輔導”兩大方向,共同探討投融資如何更好地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4場業態大會
挖掘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創新業態
業態大會1:文旅沉浸式業態大會
【主題】趁勢而行 浸無止境
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文化數字化的浪潮以及消費者對深層次文化體驗日益增長的需求,沉浸式體驗已滲透到文旅、演藝、主題娛樂、數字藝術、虛擬現實等多個領域。
本次活動將聚焦沉浸式體驗新空間與文旅資源的有效結合,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沉浸式體驗操盤手、行業媒體代表,圍繞沉浸式演藝、VR大空間、全感劇場、新媒體藝術展等沉浸式文旅新業態在技術賦能、文化傳播、體驗升級、業態創新等方面的應用與前景展開主題分享、專題對話和趨勢解讀。會上發布2024十大沉浸式文旅新業態項目案例,生動展現沉浸式體驗領域的工作亮點和典型經驗。
業態大會2:文化大數據業態大會
【主題】釋放數據生產力,激活文化數據資源流通
2024文化大數據業態大會云集行業先鋒,深入探討和分享文化數據要素化、文化數據交易、文化數據入表等文化大數據領域的趨勢議題和典型案例,搭建產業對接平臺、組建產業生態聯盟、構建全國性行業交流平臺,推動文化數據要素的流通,釋放文化數據資源的價值。
同期舉辦“文化大數據要素市場專題閉門研討會”與“全國文化大數據生態聯盟閉門研討會”,為文化產業注入強勁的新動能,推動文化產業在數字化時代蓬勃發展。
業態大會3:文化AIGC業態大會
【主題】創意無限 智匯文化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模型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深度學習能力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具體而言,AIGC技術在文本生成、文生圖、文生視頻等方面的應用,正在逐步滲透并重塑文化產業的各個環節,拓展了文化領域的邊界。
本次活動將從AIGC模型層、應用層出發,邀請多位領軍企業、技術先鋒等,聚焦AIGC的最新研究成果,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更好地賦能文化產業做共同探討。
業態大會4:文博創新賦能業態大會
【主題】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賦能文博
當前,我國文博行業數字化面臨深度轉型和深刻變革,機遇與挑戰并存,未來的博物館將是一個高度集成的智能系統,是一個集教育、體驗、研究于一體的全方位互動平臺,不僅是科技與人文的完美融合,更是對文化遺產傳承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創新。
為進一步推進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有看頭的文博場景”,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大會將邀請全國大遺址博物館館長、文博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南京博物館協會成員等,共同探討文博新質生產力和未來智慧博物館建設的新業態、新場景和新趨勢。
N場專題研討
凝聚力量,助推產業鏈“破壁增能”
作為產業鏈技術層和應用層串聯平臺,經過6年持續運營,我們已積累豐厚的行業資源。在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態大會期間,我們將全面展示過去六年積累的行業資源與成果,并針對文化和科技融合國家基地發展、城市文化IP打造、文物信息化、文化元宇宙等領域,精心策劃并舉辦一系列專題研討會。
文化和科技融合國家基地交流會
【主題】續寫文化科技融合新篇章
為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探索發展新路徑,擬邀請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共同參與,為各示范基地提供交流平臺,分享先進經驗,為基地建設發展獻計獻策。
同時,各基地將就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深入交流,展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模式,為示范基地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搭建橋梁。
數字時代南京文化IP創新閉門研討會
【主題】互聯網思維下的文化資源整合與城市文化IP打造
新時代背景下,城市的獨特性和競爭力往往源自文化和科技兩個層面。文化資源的整合有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公眾認同且符合城市發展趨勢的品牌形象。同時,在科技引導生產力產生深刻變革的今天,通過高科技手段推動文化創新,能夠提升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本次活動擬邀請來自學術、媒體和企業界的代表,聚焦南京文化資源的深度整合與文化科技融合,共同探討如何打造既體現城市個性又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城市文化品牌,增強南京的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品牌競爭力。
全國大遺址博物館數字化研討會
【主題】穿越千年·共筑未來:大遺址保護與博物館創新
隨著我國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視日益增強,大遺址作為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載體,其保護、研究與展示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為促進大遺址保護技術的交流與創新,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合作,提升公眾對大遺址價值的認識與參與度,特舉辦“全國大遺址博物館數字化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旨在搭建一個集學術研討、經驗分享、技術展示與公眾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推動大遺址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文化元宇宙閉門研討會
【主題】文化元宇宙:數字化產品的創新與發展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探討南京市文投集團數字化產品以及元宇宙協會成員數字化產品在文化元宇宙領域的應用與發展,促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南京市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
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態大會
探索有效機制 發展新型業態
邀請業界同仁共襄盛舉
攜手共創文化產業的美好未來
共建合作
隨著大會各項籌備工作的穩步推進,大會組委會也誠邀社會各類行業主體共建共享,共同推進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推進文化產業的數字化發展進程。
如您有演講分享、產品展示、媒體合作等合作意向,可掃碼填寫相關信息,組委會將在1~2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共商合作細節,攜手共創生態新篇章!
#掃碼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