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元宇宙專項項目指南》。
https://stcsm.sh.gov.cn/zwgk/kyjhxm/xmsb/20240906/78a042d083454313b2ea90b75c1e0c79.html
根據《指南》可知,征集范圍涵蓋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產品開發、應用場景示范三個專題,共10個方向,資助金額在200萬元至800萬元。
關鍵技術攻關:空間計算技術、手勢識別與眼動追蹤技術、全息顯示技術(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重點產品開發:基于AIGC的元宇宙內容生產平臺、跨尺度采集三維重建系統、智能編碼系統、近眼顯示核心元器件、多模傳感模組、虛擬空間三維引擎。(每項資助額度200萬-300萬元)
應用場景示范:高水平技術驗證場景(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800萬元)
就應用場景來看,面向文旅應用,采用單眼分辨率達到4K的國產頭戴式XR顯示設備(無背包),建設VR大空間示范場景,活動時長不低于50分鐘,同時容納參觀人數不低于50人,規則空間下坪效比達到6m2/人,交互延遲≤5ms。面向工業生產,通過元宇宙場景建設,達到生產產線、工藝、計劃等優化、低成本產線設計評估以及沉浸式生產運營管理等目標。
起始時間為2024年9月14日9:00,截止時間為2024年10月10日16:30。
公告原文: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元宇宙專項項目指南的通知
滬科指南〔2024〕13號
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本市元宇宙技術創新突破與未來產業培育,根據《上海市“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圍
專題一:關鍵技術攻關
方向1.空間計算技術
研究目標:面向元宇宙虛實融合的空間定位和快速匹配需要,實現各類室內外場景下的高精度定位,推動元宇宙數字交互信息與現實環境的無縫實時嵌入,提升虛實融合數字空間運營服務能力。
研究內容:突破毫米級視覺定位服務、高性能同步定位與地圖創建(SLAM)、多場景大規模用戶實時交互等技術,支持大部分室內外光照場景,實現各類室內外場景下的高精度定位,百平米級小場景定位精度達到毫米級,十萬平米級大場景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在本市元宇宙場景開展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牽頭申報時,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手勢識別與眼動追蹤技術
研究目標:實現自然的視覺、聽覺、觸覺、體態等多模態信息感知交互,助推元宇宙人機交互向自然化、情景化與智能化方向演進。
研究內容:突破高性能、低功耗、高魯棒性的手勢與眼動追蹤等技術,手勢實現識別類型數量≥20、識別準確度≥97%、手指追蹤精度≤1mm、追蹤延遲≤20ms;眼動追蹤實現精度≤0.7°、功耗≤150mW、幀率≥200Hz、延遲≤10ms,在國產終端上開展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牽頭申報時,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3.全息顯示技術
研究目標:面向高沉浸感的裸眼全息顯示需求,開展技術探索。
研究內容:突破大角度及高信息量全息三維光波調制、超精密微納制造等技術,研制全息圖大數據實時生成算法和具有大角度和高動態幀率的全息三維波前調制器件,全息圖像的空間帶寬積≥3×107(等效顯示分辨率8K)、顯示幀率≥24Hz、全息圖像水平觀看視場角≥40°。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200萬元。企業牽頭申報時,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二:重點產品開發
方向4.基于AIGC的元宇宙內容生產平臺
研究目標:面向重大文旅賽事和國際會議活動的沉浸式參會和報道需求,基于AI賦能的技術路線,研制低成本、高效率的三維化、交互性元宇宙數字內容生產平臺,提升三維模型、視頻、音樂、圖像等沉浸內容的質量和生成效率。
研究內容:突破多模態內容對齊和生成等技術,實現三維模型、視頻、音樂和圖像等內容的可控生成、互生成和敏感信息可識別等功能,研制基于AIGC的多模態沉浸影音內容生產平臺,生成結果符合文本描述的準確率≥80%、圖像分辨率達到2048×2048像素、音頻采樣率達到48kHz、三維模型符合邏輯;生成效率不低于圖像、音樂秒級生成,視頻、三維模型分鐘級生成;生成質量滿足快速應用于本市數字化內容生產場景及匹配主流元宇宙終端的需要,在本市重大會議或賽事中開展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5.跨尺度采集三維重建系統
研究目標:面向元宇宙海量三維場景的渲染和表示需要,研制自主可控的跨尺度采集重建系統,支持跨尺度場景的高精度分鐘級建模能力。
研究內容:突破大尺度和高動態的輻射場建模生成、跨尺度多傳感器融合采集等技術,實現包括多鏡頭同步相機、激光雷達、光場陣列等多模態采集的三維重建系統,支持城市(大)、室內(中)、靜態物體(小)等多尺度場景的高精度三維表面重建,實時渲染圖像分辨率≥4K、幀率≥30fps、精度PSNR≥30dB,在本市城市級數字底座上開展三維場景建模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6.智能編碼系統
研究目標:研究智能編解碼與封裝等關鍵算法,支持元宇宙沉浸式海量3D媒體內容實時壓縮和遠距離傳送,在國際或國內標準上形成提案。
研究內容:突破三維數據高效壓縮編碼算法、異構網絡封裝方法和新型媒體分布式處理算法等,構建虛實融合的新型編解碼系統,實現密集6DoF點云壓縮比達到250倍,同時幾何質量峰值信噪比70dB、屬性質量40dB、跨網分發同步誤差≤20ms、降低30%以上的帶寬消耗、形成1項標準提案。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7.近眼顯示核心元器件
研究目標:面向元宇宙新一代終端對高亮度、輕量化和大視場角等近眼顯示方面的需要,開發MicroLED微顯示芯片、消費級光波導鏡片及其顯示模組等核心元器件,在本市形成量產制造能力。
研究內容:(1)研制MicroLED顯示模組和自主驅動芯片,像素規模不低于640×480、刷新率達到240Hz、亮度達到300萬Nit、單片功耗≤50mW,在國產終端上開展應用驗證。(2)研制光波導顯示模組,光學方案的FOV≥50°、Eyebox≥15mm×10mm、入眼亮度≥4000Nit、鏡片透過率≥85%,在國產終端上開展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8.多模傳感模組
研究目標:面向元宇宙終端對長時間、高響應與多樣性的交互傳感需求,開發低功耗、高性能的距離、狀態傳感器和輕量級交互算法,在本市形成量產制造能力。
研究內容:研發基于摻鈧氮化鋁技術的微型壓電超聲傳感單元與模組,單元體積≤18mm³,在功耗≤2mW的條件下,可實現1.2米范圍內的距離檢測、模組可識別物體平面移動方向、可檢測30cm/s內的物體移動速度、可實現1-40L/min范圍的氣體流量監控,在國產終端上開展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9.虛擬空間三維引擎
研究目標:面向元宇宙世界的物理仿真模擬與呈現需求,研究通用物理仿真技術和三維圖形渲染技術,構建基于端云協同架構的虛擬空間三維引擎。
研究內容:探索自主可控物理仿真、由實向虛的物理感知和映射等技術,研究多線程同異步加載均衡、多線程粒子計算、多核CPU資源調度等三維渲染技術,支持低成本、低帶寬設備上的物理仿真和高頻數據渲染,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端云協同架構虛擬空間三維引擎,在本市元宇宙場景開展應用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2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專題三:應用場景示范
方向10.高水平技術驗證場景
研究目標:面向“工業元宇宙”“文旅元宇宙”等領域,打造高水平技術試驗驗證場景。支持技術試驗驗證與優化迭代,推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方案應具有技術先進性,并可復制推廣。場景建設地應在本市。
研究內容:(1)面向工業生產,通過元宇宙場景建設,實現虛實融合的生產組織推演、產品設計驗證、供應鏈協同、人才培訓等能力,達到生產產線優化、生產工藝優化、生產計劃優化、低成本產線設計評估以及沉浸式生產運營管理等目標。(2)面向文旅應用,采用單眼分辨率達到4K的國產頭戴式XR顯示設備(無背包),建設虛實互動、線上線下一體、自主可控技術的VR大空間示范場景,活動時長不低于50分鐘,同時容納參觀人數不低于50人,規則空間下坪效比達到6m2/人,交互延遲≤5ms。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本方向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800萬元,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于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遵循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注冊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對于申請人在以往市級財政資金或其他機構(如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項目基礎上提出的新項目,應明確闡述二者的異同、繼承與發展關系。
3.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4.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技倫理準則。擬開展的科技活動應進行科技倫理風險評估,涉及科技部《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國科發監〔2023〕167號)第二條所列范圍科技活動的,應按要求進行科技倫理審查并提供相應的科技倫理審查批準材料。
6.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7.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三、申報方式
1.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政務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初次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如尚未注冊賬號,請先轉入“一網通辦”注冊賬號頁面完成注冊),進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后,繼續該項目的填報。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4年9月14日9:00,截止時間(含申報單位網上審核提交)為2024年10月10日16:30。
四、評審方式
專題一和專題二采用一輪通訊評審方式。專題三采用第一輪通訊評審、第二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五、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將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