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志館是全國最早的方志館之一,其前身為1932年成立的上海市通志館,由著名學者柳亞子先生籌措建立并擔任館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修志事業未竟,通志館被迫閉館。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地方志工作。20世紀80年代,隨著首輪上海新編地方志書編纂工作興起,上海通志館于1993年立項重建,1996年落成,1997年正式開館。這是改革開放后全國第一家省級方志館,也是全國僅兩家保留“通志館”名稱的方志館之一,更是全國收藏首輪新編地方志書最齊全的方志館之一。
2017年,上海通志館新館納入上海圖書館東館建設工程。2022年,在上海通志館成立90周年之際,位于上海圖書館東館的新館正式對外開放。為與老館區分,將其正式命名為“上海通志展示館”。
上海通志展示館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設有地情閱覽室、地情展示廳、地情體驗廳、多功能廳、研討室等五個功能區域,95%以上的空間對公眾開放。由此,上海通志館形成一館兩址的新格局,實現雙館功能互補聯動。
地情閱覽室
提供10萬余冊紙質和數字化地情文獻,近100個閱覽座位,并常設多媒體“上海地情文獻展”。
地情展示廳
基于多媒體可移動展示設備平臺,搭載不同類型、主題、內容的展覽。
地情體驗廳
配置虛擬地情游覽設備,讓您足不出館即可縱覽上海城市風貌;采用電子黑板、3D打印機、智能機器人等現代傳播手段,打造上海地情文化“第二課堂”與“創客空間”。
多功能廳
150個座位的活動看臺,7平方米電子大屏,立體環繞音響,
滿足講座、放映、活動、小型演出等多重功能需求,“上海灘大講堂”品牌地情講座在此開設,歡迎您常來聆聽、品鑒。
研討室
面向專業團體實行預約式開放,配有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為研討交流、培訓講授提供平臺。
上海通志展示館作為專業圖書館、地情展示館、開發利用館、學習教育館、人才培養館“五館合一”的新型方志館,將立足“上海地情中心”的新定位,更好地服務大眾,更好地向世界講好上海故事。
開放時間
二至周日 9:00-17:00
周一閉館
入館須知
1、入館讀者請按指示牌或聽從工作人員安排,遵守館內秩序。
2、謝絕讀者攜帶各類食品和有色飲料入館。
地點
上海市浦東新區迎春路300號合歡路300號
上海圖書館東館4樓上海通志展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