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數字廣州建設總體規劃》。這是廣州首次從頂層設計維度,高標準、多角度、全方位描繪了 " 數字廣州 " 發展藍圖。
https://www.gz.gov.cn/zt/gzlfzgzld/gzld/content/post_9962220.html
《規劃》共七章 24 節,提出了 "13535" 的總體架構,涵蓋了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文明等 " 五位一體 " 全域數字化轉型。
根據規劃,到 2030 年,力爭建成數字中國標桿城市。
推進數字經濟建設,大力推動 " 人工智能 +" 制造業,在汽車、電子、能源、醫藥等領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賦能場景。加快 " 燈塔工廠 ""5G 全連接工廠 "" 數字孿生工廠 " 建設。
推進數字政務建設,不斷提升 " 穗系列 " 政務服務矩陣能級,推動廣州 12345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數智化轉型。
推進數字文化建設,積極推進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數字文化館等設施建設,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數字文化場景,支持旅游景區結合廣彩、廣繡、粵劇、舞獅等嶺南文化元素,運用 AI 大模型、元宇宙等新技術打造廣府文化新體驗。
推進數字社會建設,加快醫療數據互通共享,大力發展遠程醫療、遠程教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和虛擬臨床試驗,鼓勵依托特色專科建立粵港澳遠程醫療協作網。
推進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打造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雙化協同綠美城市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