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第十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陜西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投融資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專場推介寶雞、銅川、渭南、漢中4市文化資源與營商環境以及陜西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出席推介會并致辭,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武勇超、陜西省廣播電視局一級巡視員肖松云、陜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胡清升、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張春明、各市委宣傳部及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宣傳部主要負責人及分管負責人,以及各省市優秀文化企業代表,陜西省投融資機構和重點文化企業代表出席推介會。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鄭曉燕主持政務環節。
陜西四市著力打造營商環境 引鳳來棲
“看中國,來寶雞。”寶雞代表從城市文化、歷史、自然風光、民俗等方面重點闡釋了近年來寶雞市立足文化產業融合,加快特色園區建設,著力打造旅游觀光、廣播影視、出版印刷等重點產業鏈,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釋放新動能、形成新增量的發展成就。邀請各地客商通過共同開發,經營寶雞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
作為國家級、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銅川市近年來在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銅川代表重點推介了紅色之旅、養心之旅、修身之旅、匠心之旅等特色文旅線路,并介紹了能源資源、先進制造、特色新興“三大產業集群”下重點產業鏈的發展。下半年,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也將在銅川啟幕,銅川代表誠邀大家走進銅川,感受這座城市的文脈質感。
渭南是陜西的“東大門”,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將相之鄉”的美譽。渭南代表從人文底蘊、文物古跡、旅游資源、自然條件、區位優勢、營商環境等方面介紹了渭南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優勢、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系列舉措,期待更多企業家走進新時代的渭南,集聚發展潛能,迸發創新活力,共享廣闊前景。
物產富饒的漢中是陜南地區的一顆明珠。漢中代表從“歷史文化傳承和生態保護”的角度,闡述了近年來漢中在文化、生態、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漢中市精心策劃的6大類85個總投資2798億元的文旅產業項目,讓在場嘉賓深入了解了漢中在文化旅游、科技創新、服務質量等方面做出的成績和舉措,吸引客商走進漢中、了解漢中,融入漢中、創業漢中。
創新賦能四大文化產業項目 助力發展
陜西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的推介也吸引了在場嘉賓的目光。這些項目強調區域特色,注重文化底蘊,對于推動陜西省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陜西文化產業(西安)投資有限公司帶來了大型演藝項目《大秦》。這是一部講述秦人奮斗、秦國崛起,挖掘老秦人精神內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恢宏史詩氣質的高品質演藝項目。該項目場地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總占地約490畝,總投資約95億元,依托高品質演藝項目帶動多項產業發展,旨在打造全國文旅新標桿。
空港融合發展產業園項目是嘉匯集團以“出版發行業編印發一體化融合發展”為主題,鏈接出版業、文教裝備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的立足西安、面向西部、具備全國影響力的“文化+科技+智造”數字文化產業生態圈。項目占地約50畝,通過建設運營“融合出版、數字文化交易、文化裝備、智慧倉儲物流”產業園,將項目打造成貫徹“一帶一路”、彰顯臨空經濟特色的數字文化融合發展新高地。
“秦時明月 夢回咸陽”項目,是以“秦文化”為核心,依托咸陽湖及河岸雙橋,打造“一條游線+八大場景+五大功能區域+三大核心產品”的4公里沉浸式夜游項目,總投資1.8億元。項目在不斷打造城市超級文化IP的同時,重塑城市文化品牌,賦能城市整體價值提升,進一步打造秦文化夜間消費聚集區,實現咸陽商文旅城市更新。
漢濱區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項目是安康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項目以蘇陜協作為契機,緊扣安康市打造“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的戰略部署,聚力毛絨文創產業,吸引東南沿海地區毛絨文創頭部企業落戶園區。逐步建成集毛玩生產、文創設計、IP賦能、打樣轉換、電商運營、產品展示及出口貿易等產業鏈、供應鏈和全方位服務體系,成為拉動漢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簽約 攜手未來
本屆西部文博會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和投融資功能,重點面向全國廣泛征集以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方向的項目參展參會。文博會通過線上線下平臺持續推廣這些項目,推動其落地實現,為全國各地搭建文化產業招商推介和投融資的服務平臺。
簽約儀式
在推介會最后,陜西省29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企業現場簽約。這些項目覆蓋了文化遺產、文創衍生、影視傳媒、康養度假、創意街區等多個領域和類型,涉及總金額約143.48億元。簽約雙方將在中國西部文博會的平臺上,攜手共創西部文旅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