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關村論壇已開幕。5月24日起,近百位媒體記者走進論壇現場,探訪即將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前沿技術。據了解,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內共有十余個展覽集群,涵蓋了無人機、氫能源、元宇宙、機器人等前沿科技,此外在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設計了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等六個展區,總面積2.7萬平方米。
“宇航員”小關帶您暢游元宇宙“外太空”
走進論壇入口,一個大型logo映入眼簾,它不僅具有展示作用,還是一處網紅打卡點。在工作人員指引下,記者進入“中關村論壇”小程序,隨后對準logo進行掃描,屏幕中間立刻出現了2023中關村論壇的首席溝通官小關。在接下來的探訪中,小關會根據屏幕中的場景向參觀者介紹身處的位置,以及該位置中有哪些特色的展覽和論壇。
記者了解到,這項技術來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元宇宙企業藍色宇宙。該企業為本次論壇提供了虛實交互的AR技術體驗互動及內容制作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助力論壇參會體驗服務數字化升級。論壇入口處的網紅打卡點,藍色宇宙采用AR增強現實技術,觀眾用手機掃碼即可打開小關的萌趣形象并將其帶入會場,體驗到來自小關的跨次元歡迎秀,甚至選擇不同虛擬角度與小關互動合影留念。
作為2023中關村論壇重要場景之一,元宇宙會場坐落于富有濃郁科技氣息與奇幻未來感的“外太空”中。踏入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基地中心樞紐星辰大廳。作為前沿科技想象力的發源地,這里可以用于開設論壇會議、進行成果發布等,與四周圍繞的太空站、衛星裝置、工程設備等高科技裝備一起,共同營造出極具未來感的氛圍。
這座“基地”是網易伏羲旗下沉浸式活動平臺——網易瑤臺為論壇打造的這一專屬元宇宙會場。在網易瑤臺“技術+美術”支持下,小關入駐外太空基地,它以“頭號玩家”和“宇航員”兩個專屬虛擬形象和大家見面,生動可愛的外形兼具科技感與未來感。作為“社!,小關會主動與觀眾打招呼互動,還能作為參觀基地的向導,帶領觀眾在元宇宙場地自由游覽,沉浸式探索外太空平行宇宙中的神秘場景。觀眾還可通過網易瑤臺穿越蟲洞、實現地球和未知星系的連接,來到外太空想象力基地開啟神秘未知的太空奇幻之旅。
在這座外太空基地的元宇宙會場中,網易瑤臺助力設置了多處元宇宙虛擬展位,觀眾可自主操作虛擬人物,自由參觀展廳、展位,沉浸式探索虛擬場地內的豐富交互功能,在外太空基地場景中聆聽演講分享,面對面暢聊互動,享受超越現實的沉浸感、儀式感和趣味性。熱情活潑的小關還會邀請您完成各種趣味動作,為超越現實的沉浸式太空奇幻之旅留下美好記錄,實現不同物理空間中線下與線上的無縫銜接。
“無人”技術受熱捧
許多先進的無人機設備展示了無人機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讓觀眾近距離體驗科技創新的魅力。
走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各個展位已經搭建完畢,展品也已經準備就緒。本次論壇上,聯合飛機集團帶來了三款無人機,其中型號為TD550的共軸無人直升機是聯合飛機集團的最新產品。講解員介紹,這款無人機最大的優勢為最大升限能夠達到6500米,而且可以在5200米以上的珠峰大本營起飛,也就意味著這款無人機可以覆蓋中國海拔最高的哨所,來滿足當地物流物資投送的需求,能夠有效地補齊中國高原立體運輸的短板。
展示中心無人機集群負責人李慧介紹,目前我國無人機逐漸在民用和商用等領域廣泛應用,還需突破長航時、大載重、新能源、穩定性等核心技術。李慧說,觀眾可以在無人機集群中看到氫燃料無人機、鋰電池無人機等新能源無人機,也有把太陽能電池板做成飛機翼的無人機,其飛行時間可以達到56個小時。此外,該集群中還有系留無人機。這款無人機通過一根線實現持續供電,保證其長時間停留在空中,目前這款無人機主要應用于照明、通信等保障任務。
而在無人機展區對面,由北京術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吸引了媒體記者駐足參觀。講解員介紹,整套設備由主控臺車和手術臺車組成,通過一個2.5厘米左右的微小切口,將1把內窺鏡和3把手術工具遞送入人體內,醫生通過搖桿操作即可完成整個手術。機器人的蛇形臂擁有最短7厘米的展開距離,是目前可以實現經后腹膜入路的單孔機器人,將廣泛應用于泌尿外科、婦科、普外科、胸外科、兒科等科室。
三大板塊詳解氫能應用
在展示中心,氫能產業集群向觀眾展現了氫能從何而來,又在哪些領域可以利用。中關村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孫浩天介紹,氫能是來源豐富、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被普遍認為是“雙碳”重大戰略目標下實現多領域深度脫碳的重要載體之一。根據預期,到2050年,氫能在全球能源消費占比將達到18%。當前,氫能產業已初步完成從產業源頭技術創新到商業化發展路徑的試點探索。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手持火炬和會場主火炬均采用氫作為唯一燃料,上千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賽事服務,實現全球最大規模的示范應用。
記者了解到,本次氫能產業集群分為三個板塊。首先展示清潔多元的氫能制備供應,包括中船派瑞氫能、國氫科技不同技術路線的電解制氫裝置,中科富海的規模氫液化裝置等;其次展示氫能產業發展初期的應用進展,包括現代汽車的燃料電池汽車Nexo,以億華通、華豐、氫璞、天海、穩力等為代表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關鍵部件,以及道依茨的氫內燃機發動機等。
最后則展示氫能未來融入社會生活領域的氫能社會場景下的技術和裝備,包括攀業、氫冉的氫能單車、園區巡邏車,華清能源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
池發電系統,新研氫能的燃料電池船舶,商飛的燃料電池無人機等;此外,還展示有以燕山石化為代表的,氫能供應應用的綜合性場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