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會上,滕州獲評“2022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棗莊市委常委、滕州市委書記陳永生參加此次會議,并代表我市上臺領獎。此外,我市重點文旅招商引資項目——古薛文化城成功簽約,副市長董浩代表市政府上臺簽約。
“古薛文化城”文旅項目
“古薛文化城”文旅項目占地830畝,總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擬在滕州市官橋鎮建設開發“古薛文化城”文旅項目,項目內包含古薛博物館、渡假酒店、花海、汽車世界娛樂區、北辛遺址體驗區等各類項目。項目總投資55億元,擬打造集文化體驗、科技創新、科普互動、專題研學于一體的新型文旅小鎮,建成后預計年可實現營收10億元、利稅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
2022年,市文化和旅游系統面對疫情防控、鄉村振興、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宣傳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區、文化和旅游康養強縣、省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等重點工作任務,迎難而上、頑強奮戰,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實現了一項項突破,交出了一份值得驕傲、令人自豪的成績單。我市成功創建第一批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第三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入選第一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再次榮登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崗上遺址成功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我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2個項目成功簽訂框架協議,4個在談項目進展順利,4個項目開工建設,22個重點文旅康養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1.7億元。特色文旅康養產業鏈企業營業收入完成15.1億元,同比增長49.54%。
新增11家規上文化企業,凈增10家。在全域旅游發展上,微山湖紅荷濕地景區“運河之旅”成功開航,入選省生態旅游區創建單位名單。濱湖微山湖濕地特色小鎮成功入選“山東省特色小鎮”,官橋鎮入選第一批棗莊市文化旅游型特色鎮,今緣春酒業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第四批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新增1家3A級旅游景區,3個村獲評第三批省級景區化村莊,1個村獲評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在文旅對外影響力方面,我市積極開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成功舉辦2022文創非遺產品展、精品旅游景區景點新聞發布會、“山東手造·善品滕州”今緣春中秋游園會等活動,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116萬元。“一塔六館”研學游入選山東省優質旅游產品,“墨子魯班故里·濕地紅荷之都”“兼愛之城·上善滕州”文旅康養品牌影響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提升。
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我市在山東博物館成功舉辦“文明之光——滕州崗上遺址考古發現成果展”。
9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辛考古遺址公園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滕州特裝展位在濟南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魯班鎖制作非遺工坊入選省級第一批非遺工坊,5個非遺工坊入選棗莊市第一批“山東手造”非遺工坊,13位傳承人入選第五批棗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在群眾文化滿意度方面,我市總投資6.68億元的公共服務設施綜合館進展順利,完成100個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升改造及三座城市書房建設,新建3處圖書館分館。市美術館開展的“美育扶貧進鄉村”系列公教活動入選全國美術館“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博物館入選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第六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市克服疫情影響,成功舉辦《紙墨漢風——滕州漢畫像石精品拓片展》、“詠梅——李兆虬中國畫展”等線上線下文化活動900余場,完成送戲下鄉演出1086場、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文化惠民演出11場,參與“群眾演群眾看”活動演出90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