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經信局發布2023年武漢市工業元宇宙十大優秀應用場景名單。這是武漢首次征集并發布這一領域應用場景。
十大場景涉及高端裝備制造、醫療健康、工業產品設計仿真、工業仿真培訓、時尚設計等多個領域,武漢灣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元宇宙的工業涂裝機器人大模型平臺”等入選。
據了解,2022年年底,武漢印發《武漢市促進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到,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打造50個以上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和項目。
業界將元宇宙分為工業元宇宙、企業元宇宙和消費元宇宙。武漢為何從工業元宇宙率先著手?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武漢有發展工業元宇宙的現實需求。武漢是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工業互聯網方向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如果善用工業元宇宙,能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激發技術產業創新,加速數字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武漢有發展工業元宇宙的良好基礎。對工業元宇宙來說,支撐其發展的關鍵是穩定、高帶寬的連接網絡,以及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與邊緣計算、虛擬引擎、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武漢是國家首批5G規模試驗網試點城市、首批“雙千兆”城市,擁有中部地區唯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等。
據全球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預測,到2027年,47%的企業會主動進入工業元宇宙行列,采用大連接、大算力和數字孿生等技術。
“現在,人們利用AI采集、分析信息,決策仍由人來做。未來,AI在元宇宙中去實時‘學習’怎么做,機器能‘看’到、‘想’到人的眼力腦力所不及之處,并能更快響應,快速推演未來所有可能性結果找到當前最優方案。由AI在‘工業元宇宙’生成的決策數據來直接驅動現實中的機器作業,這是工業4.0和工業5.0的區別。”武漢灣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亮說,AI+元宇宙,能在工業5.0時代幫助人類“集中力量辦大事”。他舉例說,《流浪地球2》中的MOSS計算機,先在“元宇宙”中完成數字仿真,推演計算出最優化的月球工程計劃,再驅動上千臺工程機器人協同完成了整個月球建設工程。而在電影之外的現實中,人們已經可以把以往只能在腦中推演的制造過程,搬進“工業元宇宙”實操,進行最高等級的仿真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