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切實破解“游客不來肅,來肅沒處去”的問題,肅州區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目標,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原則,圍繞肅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資源優勢,搶抓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機遇,大力實施“文旅興區”戰略,挖潛力、建景區、育游線、拓市場,不斷開創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局面。
一是挖潛力。肅州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公元前121年設郡以來,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是絲路文化、長城文化、邊塞文化、四壩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匯地。特別自漢唐以來,經濟繁榮,文化興盛,名聲遠揚,留下了非常豐厚的寶貴文化遺產。區內現有各級各類文物遺跡331處,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市級76項。特別是經過近幾年充分挖掘大漠戈壁、雪山濕地等資源,開發建設了花城湖國家濕地公園、六分西湖濕地以及洪水河大峽谷等旅游體驗項目,使我區文化旅游景點,具有了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也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積累了一定經驗,我們將系統總結和深化運用,持續加大旅游資源挖掘力度,積極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逐步擴大我區的影響力,不斷壯大旅游產業。
二是建景區。堅持政府主導投資基礎設施、規劃編制、宣傳推廣、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行業培訓及文旅產業促進獎勵,制定出臺了《肅州區旅游產業獎勵扶持辦法(試行)》。暢通“多管注水”的投資渠道,用活用好金融政策,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合作,通過投資撬動,吸引大批民間資本投資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有力抓手,堅持策劃一批、開工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大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全力落實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9類47個項目及酒泉歷史文化大景區、航天太空城、農業嘉年華等重點文旅項目,加快“1969”文化藝術創意園、洪水河徒步、清水河漂流、天馬湖小鎮等文旅項目建設進度。2022年,計劃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2家,AAA級景區5家。
三是育游線。結合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東三縣旅游一體化發展和全域旅游發展,積極整合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培育魅力肅州游、絲路文化游、濕地長卷游、戶外徒步游、鄉村休閑游等旅游線路。著力培育“六條精品線路”:①酒泉—金塔—衛星發射中心,看航天、看胡楊,一日游;②酒泉—嘉峪關—敦煌,看長城,游莫高窟,三日游;③酒泉一張掖一青海,看丹霞地貌、游青海湖,四日游;④酒泉—西洞—洪水河徒步—農業體驗,一日游;⑤酒泉—花城湖—國家濕地公園,游濕地、玩漂流,一日游;⑥酒泉—東洞—金佛寺,賞雪景、觀花海一日游。
四是拓市場。按照“點面結合,擴面攻點,合力宣傳,精準營銷”的工作思路,構建全方位立體營銷體系。瞄準大媒體、大網絡、大節會、大市場,開展高端宣傳推介,讓有限的投入產生最大的宣傳效益。創新宣傳營銷方式,策劃新、奇、特的營銷事件,加大客源市場拓展力度。積極推進智慧營銷,加強與各大門戶網站、大型旅游網站、搜索引擎的合作,策劃開展全方位、多平臺宣傳營銷,提升網絡宣傳影響力。充分運用微信、微博、微電影、手機APP、短視頻等新媒體、新技術,開展“短、平、快”的智慧宣傳營銷,努力提升肅州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