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省市聯合舉辦的首場重大經貿活動——2022新余(深圳)數字經濟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深圳市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鴻出席推介會并致辭。華為煤礦軍團副總裁李俊維、深圳市學府科技創新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恩華,全國各地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家,“渝郎”代表近200人參會。
徐鴻首先介紹了新余“工小美”市情特點,海派文化與贛文化水乳交融造就的大氣包容、創新務實的鮮明特質。他指出,新余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一是良好的產業基礎。鋼鐵龍頭企業新鋼轉型升級破千億,已戰略并入寶武集團,與華為合作建設“數智新鋼”;國內三大鋰鹽企業新余市占有兩個,氫氧化鋰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超五成,是全球最大的鋰鹽加工基地,龍頭企業贛鋒鋰業目前正與中國移動聯合打造“5G+智慧工廠”。二是充足的要素保障。海關、商檢等服務機構設置齊全,分宜電廠投運,大唐新余電廠、煤儲基地等項目將讓新余成為江西重要的能源節點城市;職業教育全國叫響,每年可提供近3萬藍領技術人才。三是優異的政務環境。審批部門和審批事項在政務服務中心進駐率均達95%以上,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內,涉企檢查頻次減少30%、戶均檢查時間縮短一半。
徐鴻強調,新余作為江西省唯一集智慧城市、寬帶中國、信息消費、信息惠民4個國家試點為一體的城市,有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創新氣魄。一是搭建“四梁八柱”。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制的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出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30條,全市數字經濟企業近2500家,營業收入達150億元,已基本形成“2+4+N”產業布局。二是堅持“項目為王”。成為京東在全國重點打造的2個產業合作標桿城市之一,與航天科工二院合作的“信創+智慧”產業園成功落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一期已開工建設,百度數據標注中心與智能網聯示范基地項目已完成道路測繪,建成全國唯一的鋰電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三是強化“創新驅動”。與海康威視、南昌航空航天等科研院校分別成立了視頻AI算法聯合實驗室、數字經濟研究院、大數據與智能制造研究院、區塊鏈與信息安全研究院,重點打造“鋰電云”“光伏云”“新履云”“麻紡云”“鋼鐵云”五朵新余特色產業云平臺,智慧工業(園區)服務平臺、鋰電行業云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與態勢感知平臺上線運行。
會議還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深圳晟創企業投資有限公司粵港電子信息產業園等20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金額247.2億元。
會前,徐鴻一行還走訪了深圳華為有限公司,對接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數字能源項目;看望了深圳新余商會的“渝郎”企業家,鼓勵他們在發展壯大自身的同時,不忘回鄉發展、報效桑梓。
副市長舒永忠,市政府秘書長李虹參加推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