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某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虛擬仿真培訓基地,可見員工穿戴著智能交互設備,在五面LED-CAVE沉浸仿真環境和頭盔式沉浸仿真環境中進行崗位技能勝任力評價。
中冶智誠基于發電設備1:1三維精確模型和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為調峰調頻公司虛擬仿真培訓基地建立了沉浸式虛擬檢修仿真平臺,搭建了五面LED-CAVE沉浸仿真環境、可移動虛擬仿真環境和頭盔式沉浸仿真環境。
通過設備補充建模以及專業化腳本定制,打造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電廠員工崗位評價課件,共涉及3個專業覆蓋12個模塊,包含結構認知、檢修流程、故障處理3個科目。
•專業化定制內容,貼近電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滿足崗位評價考核需求。
•沉浸式虛擬仿真交互,真實直觀展示設備內部結構,增強學習體驗,提升培訓效果。
•真實模擬檢修作業,指導現場檢修策劃及輔助決策,減少策劃決策耗時,提高工作準確性。
•模擬設備事故、人身事故等應急演練,提升員工事故預防能力,降低電廠設備及人身風險。
采用沉浸式虛擬仿真平臺進行崗位評價工作,可為企業:
•降低技能類教培經費成本,按照200名機械和電氣專業技能員工,每人30學時/年的技能培訓時長,教培經費標準640元/人/天,每年至少可以減少技能類教培經費64萬元。
•提供身臨其境和親自動手的培訓過程,完成危險環境實踐,無限次使用需要成本的耗材和物件,特別是事故處置訓練,既節約 了培訓成本,同時解決了電廠工學矛盾突出的問題,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除虛擬仿真培訓基地的CAVE平臺之外,中冶智誠還在該電網旗下電廠部署了單通道仿真平臺,電廠之間可共享崗評課件成果,并計劃在2021年與基地培訓中心進行數據對接,實現數據共享。
根據基地培評中心數據統計,2020年度,雖受疫情影響,但中心仍接待多家科研單位進行交流調研,并承辦了2020年運維專業技能競賽,電廠員工培訓總計16221人次。
為企業量身定制高質量崗位評價課件,專業化打造沉浸式虛擬仿真平臺,中冶智誠賦能電廠崗位培訓,“沉浸式交互”引領電力培訓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