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的數字媒體技術和最有創新力的設計奇思,EBT團隊打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教育基地。
本期小編將帶領大家深入展廳,看看是如何運用全數字大屏、互動多媒體屏、獨特的產品交互體驗等技術來將觀眾與整個展區建立新的關聯。
交易廣場位于浦東新區竹園商貿區,地處陸家嘴金融城東擴“一道三區”的核心功能區,設計方案由國際知名建筑師Helmut Jahn(赫爾穆特.揚)先生親自擔綱設計,十多家國內外顧問團隊合作設計。
投教展示區域 打造創新引擎
上海金融交易廣場投教展示區域于2020年8月正式啟動招標程序。在此之間,藝博堂團隊以設計融入功能的理念,最終在競標中拔得頭籌。讓形式遵循功能去做推導的同時,也要將建筑外部與內在空間的匹配度,以及空間如何合理的采用這兩大重要板塊,考慮進來。
▲上海金融交易廣場投教展示區平面
對于上交所來說,最重要的不僅是物理建筑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場功能的優化,那么就需要一個對外輸出信息的窗口,來承擔展示城市、共享資源、一站服務的責任。從這三個目標出發,來打造上海金融交易廣場投教展示區域。
突破專業與非專業的界限,突出投資者熱點話題;在基于建筑的開放模式下,去平衡空間布局與參觀流線的秩序;運用最新的數字技術手段,來提高參觀流量。
匠心空間設計 打造國際金融展示中心
▲內部過渡空間
上海作為在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GFC129)中排名前三的國際金融中心(僅次于紐約和倫敦),上交所憑借自身的優勢、區位優勢,品牌優勢匯聚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成為資金通融、資本流動的一流交易平臺。
從中提煉“匯聚”的概念,并將其折射在賦予設計的圓形裝置展項上,與建筑的矩陣形態,形成外方內圓的呼應。外部的開放融通與內部匯聚迸發且源源不斷流動是資本交易平臺的價值核心。
▲序廳
15m×5.4m的超大LED屏幕,占據著上交所最顯眼的一整面墻。不僅可以從屏幕中播放的交易的力量、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傳片、新上市公司風采等視頻中初步了解上海金融交易所的風云盛況,還可以通過由LED屏幕做成的移動滑軌門,正式進入到上海金融交易廣場投教展示區域。
▲三十周年展展廊
三十周年主題展展廊,懸浮在展廊上空的紅色小球通過設計師的精巧編排,不同的角度將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當參觀者進入展廊時,映入眼簾的是30周年的數字,穿過這些紅色小球時,抬頭望見的是散落的紅色繁星,回頭再看,這些小球又是“SSE”(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的英文字母。
用這樣特別的藝術裝置和30周年立體字裝置,用視覺上的震撼拉開上海金融發展的宏大歷史畫卷。
▲多媒體展項
最重要的展項,是通過“圓融流”的概念來實現的,即通過交替的環形數字展示帶來展示交易所最核心的數據,尤其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的數據。用這樣無限循環往復的展示裝置,來360度的呈現各行業引領的公司信息,既不會讓人錯過重要數據,又給整個展廳增添了動感的生命力。
▲上市互動秀
獨特的交互設計,充分滿足參與者的儀式感。為了讓普通大眾都能體驗到金融交易市場的魅力,讓所有來訪者都能體驗一把自己“上市”的快樂,通過親民又富有趣味性的互動裝置設計將這種體驗真實的模擬出來。我們將仿制上市公司敲鑼的鑼置于其中,采用現代感應科技,體驗者可以將感應幣投進鑼里面,應聲將會響起敲鑼的聲音,與此同時頂部的珠簾就會呈現“恭喜上市”四個大字。
這些設計細節可以細化到每個行業每個領域,交互式信息,不僅僅讓投資者了解市場和產品,也能讓專業領域外的人通過參觀體驗了解到金融交易市場的瑰麗多彩。
▲機械物理互動裝置
▲魔方互動數控顯示屏
▲LED展示燈帶
除了視覺與感覺上的互動設計,還有各種形式、各種形態的物理互動裝置。有機械物理驅動裝置——能通過地球的轉動查看與上交所簽署諒解備忘錄的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十多家證券交易所,有魔方造型的互動數控顯示屏向參觀者展示各種基金與衍生品投教產品故事,還有螺旋上升的LED燈帶標語激勵市場經濟完成創新、揚帆起航。
結語
藝博堂團隊不僅在設計思路上,同樣的在運營模式也充分考慮科普的初衷。以多媒體展現手段緊扣這一主題。不同的多媒體展項契合不同的解說主題。遵循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切實考慮到不同群體的差異,引入智能化、可視化、互動性強的先進科技,設計模擬交易、歷史場景等“沉浸式”體驗。 藝博堂秉承此理念,獻上誠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