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麥塔威團隊打造的全球首部戶外沉浸式光影交響音樂會在華僑城設計中心盛大啟幕。
藝術光影,融入紅房子建筑肌理;世紀交響,譜寫英雄城市動人樂章。一場光影視聽盛宴,磅礴氣勢鳴動長江右岸。
65年前,
又會碰撞出何種火花?
紅墻為幕,看見武漢的驚艷“側顏”
踏入華僑城創意設計中心,
真正形成移動式的沉浸觀賞空間。
青山綠水紅鋼城
沿著會場入口的木質回廊拾級而上,一部獻給紅鋼城的史詩向嘉賓娓娓道來。
創意設計中心北面的投影面上,演繹著青山的“紅”色歷史、“綠”色畫廊、“藍”色發展,描繪紅鋼城踏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畫卷。
創意紅房
簽到臺前,充滿時光印記的紅房子入夜大變身!
流瀉的瀑布,生長的植物,夕陽下的森林......更有憨態可掬的熊貓和雀躍的小鹿,閃爍在充滿時光印記的紅房子中。
活動前,墻面還會變身彈幕板,對所有人開放。祝福或是表白,你來決定。
藝術紅坊
夜幕降臨,燈光點亮,華僑城創意設計中心這座由65年老建筑——鋼城三小修繕而來的創意設計平臺,變身為五彩繽紛的畫布,配合恢弘的交響樂章,成為整場光影秀的視覺焦點。
著名指揮家周雯,首席小提琴朱瑩帶領的湖北交響樂團的40位演奏家們,帶來扣人心弦的現場演奏,與如夢似幻的光影秀完美結合。
這是全球首部戶外沉浸式光影交響音樂會,也是麥塔威團隊首次集合藝術光影、交響音樂、建筑融為一體的完美演繹。
現場分為四大光影華章,分別為“光彩世界、鋼鐵記憶、再看青山、盛世青山”,畫面圍繞“三色青山”,對應“星球大戰主題曲”、“1812序曲”、“輕騎兵序曲”、“紅旗頌”四首交響樂。
璀璨炫目的光影、激昂澎湃的交響樂,娓娓道來青山的歷史與未來,不斷跳躍變換演繹著,紅色傳承、綠色生態、藍色科技......共鑒青山跨越大半個世紀的變遷與蝶變,喚醒歷史的鮮活記憶,演繹城市的無限未來。
光彩世界(星球大戰主題曲)
畫面以建筑之美的藝術特效開篇,不同色系的燈光,配以具有不同時代感與不同節奏韻律的音樂,演繹著紅坊片區的文化,上演一首建筑的燈光奏鳴曲。
藍綠色系,勾勒紅坊藍圖,展現這片處女地的自然與生態。紅粉色系,探索紅色記憶,展現紅坊片區的紅色基因。五彩斑斕的科技風,展現紅坊片區與時代的共同發展以及廣闊的未來。
鋼鐵記憶(1812序曲)
長江之水,孕育青山成長。
回顧青山發展,中國武鋼應時代而生,鋼鐵產業不斷壯大,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支撐著制造業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不斷提升。
樓頂的“紅鋼之冠”,搭建起長江大橋下層鐵路橋的意象,孔格更如同膠卷,史詩品格、震撼心靈的一楨楨老照片閃回,記錄屬于紅鋼城的輝煌年代。
再看青山(輕騎兵序曲)
第三篇章以一幅幅青山的生態美景、發展歷程、成就成果的畫面來展現青山傳承著革命創業精神,傳揚著創意精神的藝術、歷史、文化價值。
樂曲繚繞,光影變換,不斷變幻空間形態的立體動感,帶你感受鋼城之美好,櫻花之燦爛,江城之繁華。
盛世青山(紅旗頌)
不忘百年黨業,激勵人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了如今大國盛世、繁榮富強的美好畫卷。
同樣,青山鋼城不忘初心,不斷前進。多彩美景、創新成就繪制了“青山綠水紅鋼城”的盛景。
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
最后,在領唱演員的帶領下,現場嘉賓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揮舞手中的國旗,共同慶祝黨的百年華誕,激情澎湃。
紅房子煥新,城市歷史與未來在此匯流
歷經3個月的打磨與技術創新,麥塔威團隊突破過往平面建筑的投影景象,將復雜的紅坊建筑空間與光影藝術精準融合,呈現出影、音、畫完美交融的全新感官盛宴。
因紅坊建筑外立面有許多延伸出的玻璃廊道且投影面較多,本次光影秀的呈現面臨的挑戰可謂前所未有。
麥塔威設計和施工團隊多次實地勘察,修正施工方案。視頻制作團隊數次改進畫面內容,精雕細琢,力求盡善盡美。
首先,為考慮不同空間里的影像能在一個建筑上被還原拼接,光影秀現場使用了八個投影點,遠超此前江漢關表演的兩個投影面,呈現的現場效果更加多維且立體;
其次,本場光影秀帶來交響樂團和光影影像的實時互動,以音樂驅動光影,帶來臨場感的沉浸式表演。
創意設計中心從50年代的房子經過設計修復,變得如此時尚,麥塔威科技作為整個光影秀項目的總制作、實施單位,愿意用光影技術和創意,讓建筑本身得到更好的彰顯。
創意設計中心作為武漢文化復興藝術場所,更是面向世界的創意設計地標和平臺,用這樣一場城市級的藝術光影秀,讓世界看見武漢,看見紅坊的創想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