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傳統文化帶動的“國潮熱”,目前是中國消費市場上最具活力和話題性的現象之一,但年輕人并非對所有的傳統文化產品都買賬。如何讓傳統文化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破圈”,讓年輕人主動擁抱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依然“道阻且長”。
“伸手一摸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是秦磚漢瓦。”古老河南如今涌現豐富的文化創意,金東立足河南省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數字技術打造了開封大梁門、商丘老君山等多個文旅項目。在永城夫子山漢代王后陵,金東結合探險和文化,打造國內首個文物遺址沉浸體驗項目,助推歷史文化“出圈”,收獲了眾多粉絲。
探險設計講述古墓故事
打開歷史探索新視角
歷史悠久的河南省,號稱“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在歷史遺跡扎堆、又要保護原真性遺址的情況下,如何將“任王后墓”打造的獨具特色,并深受年輕人喜愛?
金東采用差異化的產品設計思路,充分利用遺址地的非物質要素,將游客的參觀過程打造成具有強沉浸感的“探墓”娛樂體驗,利用高科技手段,實現動態場景還原,結合創新解說系統、豐富故事系統,力求歷史情境再現,以最小化場地改造實現最大化體驗效果。
在保有遺址原真性的基礎上對任王后墓保護性開發,實現遺址原貌展示、社會教育科普、文化旅游融合三大功能。其中沉浸感的娛樂體驗是重中之重,據美團大數據顯示,沉浸式體驗已發展成為各個年齡段人群特別是年輕人能接受、愿參與的時尚休閑娛樂項目。約75%的相關消費來自20歲到35歲的年輕人,他們對體驗感、故事性、游戲性、藝術感、夜游等元素非常感興趣。
金東將沉浸感的設計思路與傳統文化的挖掘相結合,為任王后墓營造身臨其境的探險情境,讓年輕人在游覽過程中對歷史真相進行自我探索,打開了探尋歷史的新視角。
數字技術融合運用
助推文旅體驗創新
“探墓”整個過程以游客對古墓的獵奇心理為出發點,在歷史真相“梁王爭罍”故事揭曉之前,設置古墓之門、甬道驚奇、探秘尋寶、勇闖石陣四個體驗感強的互動環節,引發游客好奇,帶給人驚險、刺激的探險體驗。最終游客通過一系列探險過程揭曉“梁王爭罍”的故事真相,以古墓歷史文化為落腳點,讓文化傳承在這一過程中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在整個“探墓”過程中,金東結合遺址原貌,運用多種數字技術,如在“甬道驚奇”中,運用互動地磚屏,伴隨著木頭斷裂,褐紅色尸蝎在裂縫中出沒的視效,營造懸疑驚悚的氣氛。
在“探秘尋寶”環節中,升降平臺的運用加上四面結構投影,營造出身臨其境的驚險體驗。
在“勇闖石陣”當中,游客穿過石門,運用可伸縮石墻配合全系投影,營造出煙霧四起,巨石來回穿梭的情境,游客只有找到石頭運動的規律,才能進入最后的墓室,大大增強了游覽的互動性。
在最終的“梁王爭罍”故事講述中,五面結構投影的運用,生動再現歷史故事,令游客仿佛置身現場,親眼目睹事件發生,與歷史人物一起經歷了他們的人生。
“老故事”需要“新受眾”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鏈接
這屆年輕人生活在外來文化大繁榮的時期,更注重新奇和個性,由于載體、語言、時代等限制,造成了舊文化與新受眾之間的代溝。
由于深埋于歷史的泥土中太久,傳統文化有的已變成堅硬的化石,有的身上布滿了塵埃,要讓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光澤,除了要拂拭掉塵埃,還要為其穿上亮麗的外衣:
金東在故事設計和數字技術的應用上反復琢磨,最終帶給游客一個全新的探墓尋寶故事,稀世珍寶、墓穴機關、守墓神獸……經歷重重險境,在緩緩洞開的石墓大門之內,兩千年前的恢弘的漢王宮殿拔地而起,沉睡千年的任王后再次被喚醒,向今人講述當年的青銅器之尊寶罍的傳奇故事……
這些在熱門小說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情景,如今被金東打造成探墓文化IP,并用當下火爆的“沉浸式”體驗來呈現,如同搭建起一座橋梁,令當下的年輕人們穿越時間,與傳統文化再次親密相擁,也讓千百年來深埋地下的古墓遺址與其承載的漢代文化、青銅器文化在新時代再次閃光。
結語
運用“藝術+科技”的形式,結合文旅融合大發展的機遇,金東長期以來致力于推動文化資源產品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通過“古墓麗影”這樣的文旅項目更多地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也是金東一直以來的使命與追求。
當下有一種論調:不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他們厭惡的是生搬硬套的煽情和說教式演出。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要契合時代潮流,通過情景化、故事化、人格化而非說教式的手段,才能俘獲年輕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