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市場中,文旅演藝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動下,全國各地文旅景區都在嘗試結合自身特色,打造屬于自己的文旅演藝項目,期望通過文旅演藝讓游客最直接的感受到景區文化內涵,從而推動自身品牌發展。
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支持數字藝術、交互體驗、觀演互動、智能演藝、舞臺燈光音響機械技術等領域的研發創新和裝備提升。
作為科技賦能旅游演藝的新嘗試,將混合現實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科技手段融入旅游產品中,正在為推動文旅演藝發展的新路徑。
科技改變文旅演藝體驗
近幾年來,由于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無人機、傳感器等新科技在舞臺上的應用,將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制造出新的花樣,為游客打造出的沉浸式環境,打破了傳統舞臺的規則。
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旁觀者,演員在其中移動表演,觀眾可以隨著自己的步調自由地穿梭在劇情中,選擇自己的所到之處和所見之景,獲得獨一無二的觀演體驗。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無論是主題樂園、水上樂園、特色小鎮、文旅演藝、還是商業空間里,通過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文旅演藝產品重新定義游客的感官體驗必將是行業大勢所趨。
科技突破想象力
打造精品的文旅演藝項目,一直是許多景區和文旅企業高度關注的話題。高品質文旅產品離不開良好的視覺體驗和娛樂化的享受。
傳統演藝中常常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讓諸多創意只能扼殺于搖籃中。然而,隨著科技在文旅演藝中的應用,極大拓展了創作者的想象力,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場景的變換,讓舞臺藝術有了一個完全釋放的空間,無論從演繹形式,還是演出內容都給出了全新的美學定義。
無需佩戴任何設備觀眾即可觀看到3D效果和畫面,讓原本只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通過電腦后期合成的特效畫面,在劇場內實時呈現在觀眾眼前。
不論是天上的皓月、繁星,還是地上的江流、山色,都可以通過科技“造”出來。
借助科技手段,舞臺上的表演形象將愈發出多元化。基于虛擬現實和全息投影等技術的虛擬人演出的熱鬧程度不輸與任何一場“真人秀”。
通過人工智能、實時動作捕捉等技術,虛擬人不僅可以又唱又跳的在舞臺上表演,還可以與觀眾實時交流。
科技打破觀演關系
當下文旅演藝幾乎已成為景區和旅游目的地的標配,游客們幾乎都有觀看五花八門“演出”的經歷。從最初的震撼和追捧,到如今口味越來越高,消費者對文旅演藝的期望值不斷攀升。
有業內人士曾經專門做過消費者調查,一半以上的人都更偏愛互動型的活動,大家不喜歡正襟危坐地看表演,而是喜歡參與到演藝中去。
借助聲光電、科技等元素進行混搭、粘合,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營造氛圍,游客從被動式觀看表演,變成主動式的參與,甚至可能引導演出劇情的發展。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大幅提升游客的游玩樂趣。
文旅融合的大時代下,以科技為工具,以文化為內容,形成“科技+文旅“的創新模式,在延展與活化文化的同時,更能滿足消費者對審美、對視覺震撼、對場景藝術的追求。
未來已來,科技的應用正逐漸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引領著未來文旅演藝的全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