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專程前往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參觀《艱苦卓絕——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主題展。本展是上海唯一一個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戰歷史過程的主題展覽。
此次主題展以上海人民的抗戰精神作為主線,分七個部分,從“全國救亡運動的前期中心、侵華日軍法西斯暴行的重創地、對日作戰的軍事戰略要地、全民族抗戰的重要基地、抗戰文化的發祥地、國際互助的橋梁和紐帶、迎接抗戰的最后勝利”,真實再現上海抗日戰爭的崢嶸歲月與光輝記憶,講述上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偉大貢獻。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1690件,其中有《申江戰焰圖》、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呈堂證物等50余件獨一無二的重要文物。
序廳:“中流砥柱”浮雕柱 + 270°弧幕投影
在展陳上,設計團隊注重“時空轉換”這一全新的觀展體驗,將4D科技體驗與展陳設計相結合,使參觀者的聽覺、視覺、觸覺、體感與場景還原相結合,仿佛置身“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槍林彈雨”的戰場氛圍;將藝術作品與展陳設計相融合,有利用建筑墻體剝落效果作為浮雕藝術創作的載體、有把多面變幻的雕塑創作加入展品的隊伍、更有把抗戰中的“真槍實彈”作為光影成像的作品,表達著“鏗鏘有力”的誓言,把當前最時尚的藝術表現手段和城市元素融入歷史的展陳之中。讓觀眾仿佛回到激烈的戰斗中,看到歷史的厚重。
"起來,戰!"木刻與上海石庫門紅墻結合的創意浮雕藝術墻
“起來抵抗到底”機車模型與場景
例如將中國第一條商業運營鐵路“吳淞鐵路(即后來的淞滬鐵路)”的模型貫穿展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機車車頭“起來抗戰到底”的口號,開宗明義地點明了上海作為全國救亡運動中心這一主題。
殘垣斷壁與展柜結合
“游擊蘆葦蕩”背光藝術景箱
“淞滬抗戰”沉浸式場景模擬震動與轟炸
其中“淞滬抗戰”沉浸式場景有別于以往的展示模式,通過三段式來分別體驗城市、鄉村戰爭的激烈與殘酷。既讓觀眾在房屋內感受日軍飛機在窗外的轟炸、樓板的震動,又有鄉村老街雨夜巷戰,當走過展廳時雨水會自動避開觀眾。
模擬老街雨夜巷戰
以抗戰時期上海租界十里洋場為原型進行設計
“以筆為槍、全民抗戰”變換雕塑
將抗戰中重要的建筑輪廓線條相連接
宣傳二戰勝利的報紙形成展墻
在展廳中運用大量宣傳二戰勝利的報紙形成展墻及地面,使整個展廳充滿勝利的氛圍。各個反法西斯聯盟國文字組成的勝利,極具視覺沖擊力。
尾廳中的“捍衛者”老兵手印藝術裝置
一個個抗戰老兵的手印,壯觀而具有感染力、震撼力。這些手為我們撐起今天的這片繁華;抗戰老兵的犧牲與奉獻,換來了今天上海的繁榮昌盛和美好生活。在寶山這個兩次淞滬抗戰的主戰場、上海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堡壘和前哨陣地,布置完成的這一主題展覽,構成了完整的上海抗日戰爭主題紀念場館體系。
上海華成實業有幸承接了本展的設計布展任務,華成團隊在主管部門及專家的指導下,齊心協力,精益求精,數易其稿,如期順利地完成了布展任務。華成人將繼續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為弘揚紅色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