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堡”位于平和縣東大門山格鎮隆慶村,建于公元1228年,民國后期為平和縣平東鄉隆慶保,解放初為平和縣第一區隆慶鄉,五十年代末為平和縣山格公社隆中大隊。現聚居著三千多濟陽蔡氏后裔,民風淳樸而驍勇,好學而仗義,人杰地靈,物阜民豐。
蔡家堡村史館
村史館面積雖然不算大,但里面內容豐富,陳設大有講究,所陳列物件也都很具代表性,和蔡家堡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息息相關。再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淳樸的蔡家堡族人們,用自己的勇敢和才智創造著輝煌的歷史和精彩的文化,為當地人留下了豐厚的鄉土文化記憶。
經濟發展
1951年—1955年“模范鄉”、1955年—1959年“創辦初級社、高級社”、1959年“建造大型水利加工廠”......蔡家堡村史館里詳細的記錄了改開開放以來蔡家堡的經濟發展歷程。
紅色文化
隆慶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其革命歷史是全國革命戰爭的組成部分。1965年,為響應“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組建一支女民兵排耕山隊。數年間,隊員由15人發展到110人,由女民兵排擴編為女民兵連。女多次代表山格公社參加平和縣、龍溪地區軍事比武并獲獎。一代名將,原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中將,曾親臨愛武山觀摩女民兵連---十二名神槍手的軍事表演并給予高度評價。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傳統習俗
這里民風淳樸,習武成風,紹慶堂的獅藝與雙獅走水尪更是遠近聞名。隆慶村獅館創辦于民國十八年(公元1919年), 至今有98年歷史。原館址在隆慶村“追遠堂”(蔡氏祠堂),館名叫---習藝堂。
隆慶村“雙獅走水尪”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五。獨特的“雙獅走水尪”民俗文化活動,代表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家添丁進財等的祈盼。
戲服、農耕用具、家具、書籍、族譜……村史館里完整的保存了生產工具與衣食住行等用品,記錄改革開放以來蔡家堡發生的變化。一件件帶著時間印記的老物件,帶你回到過去。
小小的一隅,讓生活在幸福里的村民,尋覓到鄉愁,追憶往昔時光。
▲隆慶劇團
村史館
在游子心中,是鄉愁的味道
蔡家堡的“鄉愁”等您來“品”哦!
據史料記載,平和蔡家堡由蔡期遠建于1228年。從空中俯瞰這座古堡,猶如英文字母“U”,古堡四面環水,坐東朝西,東高西低,西側是開口,樓如聚寶盆外形。古堡城墻總長約750米,城內有房屋100多間,每間二到三層,被稱為“福建第一古堡”,是“平和十大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