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數學,是大部分家長與老師都覺得難,更是孩子學習困難的現實問題。其實,數學學習沒那么難。在生活與活動中,找到數學學習的聰明方法,當家長與老師能理解數學學習的背后其實是經驗與感受為核心時,便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6月12日,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鄭福明教授做客【第十一屆華南國際幼教展云展會】云課堂直播間,分享:生活與活動中的幼兒教學教育如何實施——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
讓我們一同避免“數學就是會計算、數學結果正確就行、數學就是多做題”當前幼兒數學教育三大坑,讓幼兒在生活與游戲里快樂玩數學!
對幼兒數學教育的基本理解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因此學習數學與解決問題存在密切的關系。
在現實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家長、甚至一些幼兒園給予孩子數學練習冊等大量書面學習資料,很大程度上違背了幼兒的學習特點。數學源自于生活,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現階段數學轉化為數字、符號或圖形,對于幼兒來講還是比較抽象的。
▎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數學學習要與具體的事物產生接觸以及觀察。但很多的幼兒園里面已經出現乘、除法的區角設置,甚至讓孩子們機械地去背誦乘法口訣。小學化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打擊幼兒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對未來數學學習的恐懼。
對幼兒數學教育的基本理解
■ 以感性經驗為橋梁,通過感知、體驗與操作,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幼兒的數學認知能力。
■ 幼兒數學認知的重點是經驗和感受,而非知識的獲得。
■ 生活和活動是幼兒數學教育的主要途徑。
在游戲和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去滲透數學的元素進行啟蒙,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感知到數學;即便是在家庭中的數學教育,家長、老師也要為孩子創設一個有準備的環境。
▎ 數學
無論是老師或是家長,我們都要引導孩子去對數學認知有這種啟蒙。那么我們首先認識數學到底是什么?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是有關形狀、數量和排列及其變化規律與邏輯的科學,數是由度量產生的,量是客觀事物的大小、范圍等客觀的存在。
▎ 數學的學習標準
幼兒學習的標準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是關于幼兒數學思維的標準,包括問題解決、交流、推理與關聯;第二是關于數學內容標準,包括數、時間、計算、測量、空間/幾何圖形和模式六個基本維度。但很多家長老師更加關注數學內容,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數學思維。
▎ 幼兒科學教育的理論基礎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說,幼兒通過主動參與,在經驗的積累和重組、再造過程中,獲得對科學知識及其意義的認識,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各種技能和能力。(皮亞杰)
doing science & teaching science。
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的引導和提問能促使幼兒不斷與周圍環境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在互動中進行科學探索和發現。(維果斯基)
幼兒的學習周期與幼兒數學認知
孩子在數學學習由5個基本環節構成。第一從感知開始,孩子通過看、聽、觸摸、味覺地去感知,然后再去探索,比如在積木建構過程中,小朋友感受到不同形狀起不一樣的作用。
孩子在成功與失敗不斷的重復過程中,孩子就會習得一種方法,在不斷的練習之后,他就會得到一個概括——平衡的概念。掌握學習的基本規律后,孩子將來在感知事物、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向會更加正確。
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 生活和活動經驗的三個標準
在幼兒園或在家庭里,我們需提供給孩子有效的生活經驗。
■ 基本的:生活所需要的,如吃、購物、交往;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努力;
■ 簡單的:未加工的材料,讓兒童發揮想象,反復改制,重新發現;
■ 社會的:孩子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的學習。
《0-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數學認知
▎ 目標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 3~4歲:① 感知和發現周圍物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對不同的形狀感興趣;② 體驗和發現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③ 體驗和發現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
■ 4~5歲:① 在指導下,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狀來描述;② 在指導下,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數來描述,對環境中各種數字的含義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 5~6歲:① 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列規律,并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② 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 目標2: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
■ 3~4歲:① 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長短等量方面的特點,并能用相應的詞表示;② 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③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并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④ 能用數詞描述事物或動作。如我有4本圖書。
■ 4~5歲:① 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粗細、厚薄、輕重等量方面的特點,并能用相應的詞語描述;② 能通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③ 能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④ 會用數詞描述事物的排列順序和位置。
■ 5~6歲:① 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② 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③ 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它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④ 能用簡單的記錄表、統計圖等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
▎ 目標3: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 3~4歲:① 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② 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詞。
■ 4~5歲:① 能感知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征,畫出或拼搭出該物體的造型;② 能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進行分類;③ 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間、旁邊等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向。
■ 5~6歲:① 能用常見的幾何形體有創意地拼搭和畫出物體的造型;② 能按語言指示或根據簡單示意圖正確取放物品;③ 能辨別自己的左右。
幼兒對數學的認知是在生活和活動過程中,通過經驗的感知來獲得的。老師和家長掌握在生活過程中引導孩子去熱愛數學的方法,那么孩子就產生了興趣,這種興趣將是孩子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教育。
對于幼兒來說,自然是最好的教材,生活是最好的課程。
期待《指南》的實施能夠讓幼兒真正像幼兒那樣學習與發展,從小學化的教育中解放出來,從成人功利主義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享受人生唯一的獨特的幼兒期,快樂地游戲,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華南國際幼教展及成都國際幼教展,將陸續推出更多關于幼兒科學學習的課程和干貨,歡迎您保持關注,并轉發給更多的朋友受惠。未來,華南國際幼教展將秉承初心一路往前,將線下與線上展會有機結合,開創“雙城兩展”,結合“公益論壇+展示交流+特色課程路演+頒獎+觀摩學習”的辦會模式,為國內外早教、托育、學前教育等領域搭建免費學習、宣傳展示、項目合作交流的大平臺。
2020中國幼教公益論壇西部峰會暨第二屆成都幼教產業博覽會,將于10月23日-25日在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
2020中國幼教公益論壇暨第十一屆華南國際幼教產業博覽會,將于12月9日-11日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
期待與您相約本年度的雙城兩展,攜手打造面向國內外規模最大、人氣最旺的幼兒教育盛會,共建新時代中國幼教創新與未來。
更多幼教人關注:
幼兒教育展成都、幼兒園教師個人發展計劃、幼兒園教師三年發展規劃、幼兒教師3年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幼兒華南幼兒教育展、幼兒教育發展、2020成都幼教展、成都國際幼教展、幼教展會奧馳華南、幼教展覽會在成都、幼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幼兒教師發展、幼教展在華南奧馳、幼兒教育華南幼教展、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幼兒教師三年發展規劃 、幼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繪畫作品展、幼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幼兒園老師個人發展規劃、中國幼教華南幼教展 、幼兒園教師發展、幼兒教師個人發展計劃、幼兒教師個人發展目標、幼兒全面發展教育、幼兒園教師作品展圖片、北京幼兒教育華南幼教展 、幼兒園教師發展規劃、2020幼教展廣州、幼兒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幼兒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幼兒園教學展示流程 、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奧馳成都國際幼教展、幼兒園教師關注華南、幼兒園教師團隊展示、幼兒教師個人專業發展、10月23-25日成都、成都國際幼教展 、中國幼兒教育發展現狀、幼兒教師三年發展計劃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幼兒園教師美術作品展、全人發展的幼兒教育、12月9日廣州國際、國際幼教展奧馳、幼兒園教師個人發展規劃表、幼兒教師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幼兒教師發展規劃、幼教用品展、幼教用品華南幼教用品展 、如何理解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幼兒教育發展前景。
請持續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最新信息,如有任何建議或疑問,歡迎與我們的工作人員聯系。
咨詢電話:020-83300252、83391816
展會官方網站:www.kidsexpochina.com
官方微信公眾號:“華南國際幼教展”( kidsex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