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由【鋒尚文化】打造的南通紫瑯湖水上光影演繹《追江趕海》,在眾人期待下踏浪而至。
自上古青墩文化
至如今新時代沿海新門戶
數千年南通發展史
鋪陳開來
《追江趕海》南通紫瑯湖大型水上光影演繹,演出總時長15分鐘。由鋒尚文化歷經數月精心制作,悉心打磨,反復演練而成。
演出充分運用了國際前沿的聲、光、電以及水霧、噴泉等多重手法,營造出一部美輪美奐、色彩繽紛的文旅集成光影演出,謳歌新南通的江風海韻,點贊新時代的追江趕海精神。十一演出期間場場火爆,散場后觀眾仍然熱情不減,演出效果獲得了南通市主要領導的一致認可。
光影演繹
水上光影演繹的效果和視覺設計,綜合了紫瑯湖觀景平臺平視與周邊高層建筑俯視的需求,平面布局由噴泉包裹翔帆裝置,形成水影交融、光彩交織的畫面。技術層面上展現出“新”“奇”“特”“撼”的視覺沖擊。
翔帆裝置彰顯南通“逐浪而行、乘風前進”的精神文明,用三座藝術雕塑裝置,象征著南通“水”文化中的 “長江、濠河、紫瑯湖”,象征著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三大國家戰略均聚焦于此。
表演區域,經過設計與技術研發,三艘船型可升降、可移動的翔帆裝置,作為演繹中重要的影像載體,屹立在紫瑯湖畔。
翔帆裝置上搭載光束燈和激光,四周包裹著180米寬的噴泉矩陣。水霧彌漫,一聲鳳鳴沖進時光之門,南通“過去”“現在”“未來”盡顯眼前。在慷慨激昂的音樂聲中,高噴順勢而起,直沖天際。噴火設備配合著氣勢磅礴的金戈鐵馬,將演出推向高潮。
背景區搭建光束燈和激光來豐富演繹層次。當你的目光向數米外的對岸遙望,它們好似光的屏障,卻又無邊無際。
幕后團隊
總策劃:沙曉嵐(中)
總制作人:王雪晨(左)導演:劉闊(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