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首,江水揚波。不明史無以識根本,不自信無以立當下,不創新無以圖將來。隊史館的建設,是對過往總結、析毫剖厘的水平考驗,也是對隊伍歷史敬畏、當下責任、未來長遠的有力表現。大道恢弘,隱于時光,藏于細微,更源于責任。不忘初心,光榮傳承;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感恩奮進,開創未來。
歷史沿革
隊史館著重以“鄂爾多斯消防”為關鍵詞,厘清從1971年到新世紀的成長發展階段,詳實記錄了隊伍由小變大的前進步伐。回望歷史,先輩的號角鼓點正在訴說著崢嶸歲月;展望未來,火紅的軍旗正在激勵著繼往開來。在黨的絕對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鄂爾多斯消防全體指戰員將不負重任,為祖國的昌盛、人民的安泰再鑄新輝煌。
民族團結
長期以來,鄂爾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消防總隊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并扎實踐行“民族團結高于天”的理念,立足職責使命,勇于扛鼎擔當,傾全隊之力,盡職盡責,履行民族團結的神圣使命,踐行民族團結的錚錚誓言。
深切關懷
支隊歷任領導的展示板塊、各級地方黨政領導和部局總隊領導對支隊親切關懷慰問合影留念的板塊,激發了全體指戰員不辱使命、奮勇前行的氣勢精神。2011年,時任公安部消防局政治委員謝模乾同志蒞臨支隊機關視察工作,在看到鄂爾多斯指戰員的鐵軍風貌和戰斗精神后,感慨滿懷,欣然揮墨,題下“天驕圣地 消防鐵軍”八個字。2017年,時任公安部消防局局長于建華同志在鄂爾多斯市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活動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期間也對支隊工作進行了指導。
建設成就
經過鄂爾多斯消防人幾代不懈的努力,消防裝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消防裝備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的進程中走在了全區前列。截止2020年,配備各類消防車118輛,個人基本防護裝備14065件套,個人特種防護裝備3223件套,搶險救援器材2058件套,滅火器材4183件套;消防救援隊伍、消防車配備數全區第一;舉高類消防車配備數全區第一;進口底盤消防車配備數、配備率全區第一;全部執勤消防站按照標準先后采購消防滅火機器人、大流量移動消防炮、單兵定位裝置、暴雪設備、八爪魚破拆設備、無人機等高精尖裝備配備至一線消防執勤站。消防裝備的極大提升,也折射出鄂爾多斯消防事業發生的滄海巨變!
崇尚榮譽
在歷任領導的帶領下,在全體指戰員的共同努力下:支隊連續多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評為消防工作責任制考評驗收先進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安部評為黨的十八大消防安保成績突出集體;2017年因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慶、《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黨的十九大三大消防安保任務,被自治區公安廳通令嘉獎,被市政府記集體二等功;2017年12月被公安部消防局評為黨的十九大消防安保工作先進支隊;2018年被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評為改革轉制教育整訓先進支隊。
榜樣的力量
光榮榜上功臣們帥氣的臉龐,堅定的眼神,英勇的事跡,使整個榮譽殿堂熠熠生輝。他們是榜樣,散發著璀璨光芒,是永不凋零的生命之花,是印刻在胸腔中提醒每一位消防員不斷提升、砥礪前行的燈塔與榮耀。從1971年我市第一個消防中隊組建成立以來,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先進典型和戰斗英雄,唯一一位革命烈士孫占明同志(1963年—1991年),在營救井下兩名被困群眾時墜入井底,因嚴重中毒窒息,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后被武警總部批準為革命烈士。
結束語
時光荏苒,歲月崢嶸,回首往昔,鄂爾多斯消防人豪情滿懷,展望未來,他們信心百倍,始終堅持以黨的旗幟為引領,秉承“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當好人民群眾的“守夜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支隊高擎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嶄新隊旗,銘記著領袖四句話總要求的諄諄教導,新時代天驕圣地消防鐵軍的指戰員們正以前所未有的堅定信仰,駐守在8.7萬平方公里的廣袤草原上,守護著230萬各族群眾的生命安全。鄂爾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隊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初心如磐、定力如山,敬業擔當、勇于作為,以昂揚銳氣和奮爭勇氣續寫消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