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義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已正式開館運營。館內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展示、歷史影像等多元表現方式引導游客感受義烏紅糖、義烏剪紙等多項傳統非遺技藝,自此義烏又多了一個文化“打卡”的好去處。
展示思路
寬創國際打破傳統非遺館展示思路,充分挖掘義烏城市發展脈絡,將城市發展與文化產業有機結合,打造集藝術化、智慧化、市場化于一體的城市文化新平臺,在沉浸式、綜合化、社區化的館體氛圍中,創造國際之都義烏的城市產業新力量,建立中國文化對外展示的國際新名片!
義烏精神
館內以“義烏精神”為主線,充分挖掘義烏城市發展脈絡,將城市發展與文化發展有機結合,以“生生不息”為主題,分設“序廳”“一人∙義烏之源”“一街∙生息之所”“一心∙關懷之力”“一坊∙傳承之里”“尾廳”六大單元,將義烏非遺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并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展示、歷史影像、場景還原、視聽播放、手工體驗等多元表現方式,喚醒人們的非遺記憶。
走進館內
走進非遺館內,參觀者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一個巨大的“紅糖流金”雕塑裝置,雕塑自下而上旋轉而升,如同層層紅糖流淌,由跳動不息的文化脈搏之精華凝聚而成,流向四方 ,展現了義烏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往里走,在“一人∙義烏之源”單元內,可以看到成排的木活字元素造型墻,立體生動地展示了義烏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名錄,包括義烏木雕、十八腔等以及顏烏、傅大士、宗澤與火腿等傳統歷史故事。而在“一街∙生息之所”中,文化館則還原了義烏的民間街巷,通過投影、硅膠人、觸摸框互動桌面等方式,讓游客切切實實置身于當年的民巷中,感受道情曲苑、鑼鼓班、迎龍燈、百子燈等傳統習俗,重回過去。
文化窗口
“從觸摸隨行到情感共鳴,從定制珍藏到技藝傳承,義烏市非遺館為每一位參觀者帶來的不僅僅是義烏文化的縮影,也是義烏城市發展、精神傳承的縮影。” 義烏市非遺館負責人表示,非遺館的面世,標志著義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此有了專門的“家”,是宣傳弘揚義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也是廣大市民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非遺館在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素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地域的文化瑰寶,值得被銘記和傳承。義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是寬創國際在非遺館領域打造的又一佳作,寬創用心觸摸歷史脈搏,結合數字化展示方式,為非遺館注入新鮮創意,讓古老的非遺在現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