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指岐伯與黃帝。相傳,黃帝和他的老師岐伯都能治病,黃帝常與岐伯討論醫學,并以問答形式寫成《黃帝內經》,文簡而意博,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后世因此稱中醫學為歧黃之術,岐黃也被視為醫家之祖。那么,如何打造一個世界級的中醫文化體驗館,并能多元傳播文物與典故背后的故事與靈魂?
岐黃中醫藥博物館位于慶陽4A級國家景區周祖陵森林公園,是慶陽市打造非遺文化名城的重點工程。雖然開館多時,依舊是慶陽重要的城市名片!另一方面,岐黃中醫藥博物館可以算是寬創國際聯合國家衛生部籌建國家級中醫藥博物館中有實力成為國內最大的中藥專題博物館。
領導參觀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博物館推動當地發展
博物館融中醫藥人文歷史、特色理療、養生保健、發展沿革于一體,占地75畝,建筑面積1.27萬平方米。寬創國際以五千年中醫藥發展史為主線,立足慶陽本土,囊括全國杏林。外型采用仿古建筑,呈“品”字型布局,中間為展覽區,兩側為養生體驗區。
在寬創國際修建博物館之前,景區游客并不多。博物館落成后,迅速吸引了眾多當地及外地游客,截至2016年10月,累計接待游客數量已經達到200多萬人次,極大的帶動了周邊旅游業、餐飲業、中醫藥生產加工及銷售產業,極大程度上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同時對當地非遺文化、非遺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僅 “慶陽香包”一項非遺文化產品,年銷售額就達10億元以上。
慶陽香包
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全館共分4層,設4個展廳,11個展示單元。寬創國際以“文旅合一”、“商展合一“ 、”展人合一” 的國際前瞻理念推翻傳統展示方式,將只存在古書中的中醫藥理論,結合現代文化,提出“華夏中醫藥大展覽”的概念,以歷史為基礎,博物館為核心,結合多媒體互動體驗科技,打造出世人驚艷的旅游勝地——世界最大中醫文化圣山。
開館當天,萬里晴空
第一展廳,思想圭臬,主要從中華智慧的源頭、《黃帝內經》的形成和各家學派與中醫的關系等方面展示岐黃中醫藥文化的深厚恢宏與博大精深,展出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石器、砭石等文物800多件。
陶器展示
第二展廳,歷史長河,主要展示從商周到民國時期與中醫藥有關的文化場景、文物古籍、中藥材標本等方面內容,展出文物1000余件,再現了岐黃中醫藥文化五千年的發展歷程和豐碩成果。
中藥標本展示墻,囊括大量標本,是中藥學習圣地
第三展廳,千米畫卷,展示《岐黃中醫藥歷史文化千米畫卷》,總長度1080米,寓意岐伯與黃帝論醫的1080問答,由全國中書協、中美協的100多名理事以上的書畫名家耗時近一年繪制完成,富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文物價值。
岐黃中醫藥歷史文化千米畫卷
第四展廳,和諧共生,主要依托岐黃中醫藥養生展覽館,向游客傳授健康睡眠、合理飲食等養生保健知識。輔館包括中醫養生館和中醫名醫館,通過運營傳統理療養生項目、銷售中醫藥文化旅游產品和健身保健用品,實現多元運營、自我發展、以館養館的目的。
健康生活
中醫藥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也有著意義重大的歷史價值,需要后代炎黃子孫代代傳承。寬創國際本次塑造“華夏中醫藥大展覽”的理念,將文化、創意、科技完美地融合,成功的將歷史與文化融入一體,讓觀眾感受更多的視覺效果外,豐富中醫藥文化內涵,促進中醫藥文化良好的發展。
同時為了游客更好地理解,加深醫藥文化印象,寬創國際采用多種復雜、先進的多媒體互動體驗科技手段,結合浮雕壁畫,場景復原,沙盤模型等表現方式,將古代與現代完美融合在一起,讓游走在不同展廳間的觀眾,都能夠擁有不同的文化歷練,更讓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綿延流長。
再現古時場景
按比例還原古人抓藥場景,再現歷史
埋藏在走廊下的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