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想不到
曾經出現在科幻小說里的場景
如今在現實中司空見慣
戴上VR眼鏡那一刻
我們仿佛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虛擬與現實
傻傻分不清楚
當然,VR不是孤獨的前行者
AR(增強現實)、
MR(混合現實)技術
也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
在娛樂、工業、商貿、
醫療、教育等領域
展現驚人“技藝”
憑實力“漲粉”的VR
市場規模呈爆發式增長
各種創新應用落地開花
當VR應用到博物館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技術,又稱靈境技術,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項全新的實用技術。這項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仿真技術于一體,為人們打開視覺體驗的全新方式。
更震撼的科幻感觸、幾近于現實的沉浸式體驗撲面而來。
實際上,VR進入大眾視野的時間并不長,不過十余載而已。但提及虛擬現實的應用和產品,那就有年頭了,大概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誕生了。
虛擬現實技術發展時間表
縱覽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歷程,其應用一直聚焦在工業仿真、航空航天、軍事醫療等專業小范圍領域。隨著一些技術難題的解決和低成本方案的出現,虛擬現實開始全面走向大眾消費群體。2016年也被稱為“VR元年”。世界范圍內VR技術發展大環境、產業鏈初具雛形,硬件已經不再成為首要門檻,人們對VR內容的需求持續加大。
產業發展紅火,離不開政策的鼎力支持。僅2019年上半年,我國各級政府就相繼出臺了多項VR虛擬現實相關政策,繼續提升對虛擬現實技術研發、產品消費、市場應用的支持力度,虛擬現實產業進入政策紅利釋放期。
巨頭公司、新晉企業相繼推出新版AR開發平臺,尤其5G商用時代來臨,VR直播、VR遠程手術、VR安防等創新應用頻頻落地。
春晚深圳分會場5G+VR直播現場
舉個例子,當你戴上特制的頭盔與手套后,會發現你已置身于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歷史的博物館中,當你向前行走或者轉頭時,你所看見的景象也會隨之改變,你可穿過大廳,推開前面的大門,當你看見一件精美的展品時,你甚至可以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細地觀摩——這就是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真實感覺。
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增強感官刺激,帶來更好的互動感和趣味性,還能夠促進展覽與觀眾的情感交流,縮短了觀眾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激發感性共鳴。
所以,重點就是不只是炫酷!徜徉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漲知識的同時達到心靈共振!
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多博物館做出了嘗試與探索。
比如,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的“永遠的女紅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展”(簡稱“永遠的女紅 軍”)中,就嘗試運用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來強化觀眾與歷史的共鳴。
注意啦!又有一個新名詞: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
它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利用頭盔顯示器把用戶的視覺、聽覺封閉起來,產生虛擬視覺。甚至,它還可以利用數據手套把用戶的手感通道封閉起來,產生虛擬觸動感。
通過頭部跟蹤器、手部跟蹤器、眼睛視向跟蹤器分別對各感官器官進行追蹤,提供完全沉浸式的虛擬體驗。
“永遠的女紅軍”展覽的虛擬現實展示內容由女紅軍過草地時的三組鏡頭組成,利用專業級的頭盔把觀眾的視聽覺等封閉起來,使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長征中女紅軍在艱苦的條件下戰斗與生活的情景。
這個展覽一經推出廣受好評!不少觀眾紛紛表示,感慨虛擬現實技術重現出當年的艱難困苦,對長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小編聯絡到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方面相關負責人,談起運用AR的緣由。對方講述了以下兩點理由。
第一,手段新奇,效果立體。
傳統的多媒體項目雖然集合了文本、動畫、圖形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的優勢,改變了傳統的靜物展示模式,但是這種展示是在空間和時間的相對固定的條件下進行的,展示空間內所獲得的信息量也受到制約。見過了世面的觀眾當然不會滿足于如此單調刻板,對于展示方式豐富化、生動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沉浸式虛擬現實無限延伸地拓展了展覽的空間,利用視覺、聽覺乃至觸覺,使信息傳遞手段更加豐富立體,重構了展覽與觀眾之間的關系,使觀眾從旁觀者變成經歷者。
第二,寓情于景,引發共鳴。
也就是帶給觀眾“感性的理解”。教育理論中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
有些情境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并不是在現實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存在的。沉浸式虛擬現實通過建構可視化的場景,能夠直觀形象地向使用者展示實際的情境。而且,虛擬現實的沉浸性消除了參與者與計算機之間的界限,為個人了解世界創設了一種體驗,有助于領悟更深層的含義。
下面到了敲黑板的時間了!VR為何會帶來這樣的感官體驗?
人們在看周圍的世界時,由于兩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得到的圖像略有不同,這種差別能讓我們感知到深度,讓事物看起來立體。VR技術也是利用這種視覺差別,替我們的雙眼安排不同的畫面,從而讓我們感覺到畫面的立體性。
與3D電影不同,VR強調的是360度全景交互,不僅有強烈的沉浸感和立體感,更重要的是允許用戶和虛擬世界進行交互。
在人造環境中,每個物體相對于系統的坐標系都有一個位置,而用戶也是如此,用戶看到的景象是由用戶的位置和頭(眼)的方向來確定的。跟蹤頭部運動的虛擬現實頭套可以感知我們的頭部動作。
這樣,當我們在移動時,虛擬世界中的我們就能同樣的移動,當我們向左看,虛擬現實頭套可以識別這一動作,這時硬件會及時渲染出左邊的場景。如此,當我們往左看時,就能看到左邊的場景,往右看時,就能看到右邊的場景,避免了場景不跟隨我們目光移動的意外。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何況是一項不斷更新的技術。國內的虛擬現實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普遍存在這些問題:佩戴使用體驗不佳,頭顯體積大,十分笨重;內容雖然種類繁多,但精品匱乏,難以滿足使用者需求;各類虛擬現實設備之間無法互聯互通,缺乏統一行業標準等等。
從科幻到現實
VR設備的發展被形容為
“將夢變為現實”的過程
當VR全景漸成網上看房標配
體感游戲走入尋常百姓人家
沉浸式的交互視聽體驗
徹底顛覆了日常生活
盡管還存在不足
還面臨坎坷
我們有理由期待
VR今后的道路是光明無限
雖一路跌撞
但仍茁壯成長